王楚钦赛后拒单采引热议:高强度赛程下,运动员需被看见“疲惫权” 北京时间10

何时何地何处 2025-10-03 00:29:58

王楚钦赛后拒单采引热议:高强度赛程下,运动员需被看见“疲惫权” 北京时间10月1日,WTT中国大满贯第四个正赛日的赛场灯光渐暗时,王楚钦的身影才终于从混双赛场的挡板后走出。这一天,他从午后到深夜连轴转,先后在单打赛场以4-2险胜德国选手弗朗西斯卡,又搭档马龙在男双比赛中顶住对手反扑拿下关键分,最终与孙颖莎配合锁定混双八强席位。三场比赛累计时长超3小时,高强度的攻防转换和密集的赛程安排,让这位24岁的国乒选手在赛后采访区露面时,眼下已带着明显倦意。 面对围拢而来的媒体,王楚钦起初仍耐心回应了关于比赛战术调整的问题,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沙哑。当大部分媒体完成集体采访准备离场时,一位记者上前提出单独采访请求,希望深入聊聊当日三赛的心理变化。此时场馆内的电子钟已指向22点15分,王楚钦抬手揉了揉眉心,连续两次重复“看一下几点了好吗”,随后一字一句强调“是人不是机器”,婉拒了额外的采访安排。这段简短对话被现场镜头记录下来,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 从比赛画面来看,王楚钦在当日最后一场混双比赛的决胜局中,曾因救一个远台险球不慎滑倒,起身时明显顿了一下,但还是坚持完成了后续回合。赛后他在集体采访中也提到,“第三场确实感觉腿有点沉,每一分都得咬着牙顶”。国乒教练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一日三赛对运动员的体能和专注力都是极限考验,赛后的恢复时间比训练更关键,他今天的反应其实是正常的身体信号”。 随着事件发酵,不少网友表达了对王楚钦的理解。有球迷晒出他当日比赛间隙在球员通道快速补充能量的照片,配文“赛场上是拼尽全力的运动员,赛场下也是需要休息的普通人”。也有体育评论员指出,此次事件折射出竞技体育背后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当观众聚焦于运动员的成绩与表现时,更应正视他们作为“人”的生理极限,“拒绝过度消耗,本身就是对职业的负责,也是对自身权益的合理维护”。 截至发稿,王楚钦已回到训练基地进行赛后恢复。根据赛程安排,他将在10月2日继续出战男单和男双的下一轮比赛,如何在密集赛程中平衡竞技状态与身体负荷,成为他接下来需要应对的关键课题。王楚钦演技 赛场硬核王楚钦 王楚钦巴黎男单

0 阅读:110
何时何地何处

何时何地何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