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菲律宾买了中国的意外险,出了事就让中国兜底? 菲律宾群岛9月30日晚发生6.9级地震,还发布了海啸预警。这时候西方国家媒体就开始炒作中国要负起大国责任去援助菲律宾。 咱就纳闷了,难道菲律宾到底买了中国的意外险,出了事就让中国兜底? 菲律宾不是买了美国的意外险吗?它为美军提供了五个军事基地,竭尽全力冲在反华第一线,当大哥的指头缝里还能不漏点出来?再说了,美国不仅是当今世界的黑道老大,还是白道老大——负责任的大国啊!遇到事不找美国,却找中国,还认不认美国这个大哥了? 菲律宾群岛地动山摇,海啸预警拉响,这本是天灾无情。可奇了怪了,灾情报告还没写完,一些西方媒体的笔杆子就已经对准了中国,开始念叨什么“大国责任”,暗示中国应该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这就让人一头雾水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菲律宾什么时候跟中国买了这份“意外险”?保险合同签了吗?保费交了吗?怎么一出事,理赔员就找上门来了? 回头看看这几年的路数,实在让人难以将“被保险人”和“菲律宾”联系在一起。南海的仁爱礁、黄岩岛,风波不断,菲律宾船只屡次三番地试图挑衅,冲撞中国海警船的执法航迹,这哪像是寻求庇护的姿态? 再看美军新增的四个军事基地,大门敞开,战略位置一个比一个敏感,直指中国的台海和南海方向。 这分明是拿着矛头对准人家的“挑战者”,怎么一遇到天灾,就立刻变成了需要被保护的“弱者”?这角色切换得也太快了,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 要说买保险,菲律宾最该找的“保险公司”不就是美国吗?那可是明码标价,白纸黑字的《共同防御条约》。菲律宾为美军提供了五个军事基地,其中四个还是新近开放的,这诚意不可谓不足。 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美菲关系迅速升温,“肩并肩”联合军演搞得热火朝天,规模一年比一年大,甚至公开表示要联手应对南海的“挑战”。 美国把菲律宾当成了“印太战略”里一颗关键的棋子,又是送武器,又是搞合作,情谊那叫一个“深厚”。 怎么这颗“关键棋子”自家着了火,下棋的人却不见踪影,反而让棋盘对面的中国赶紧去救火?这逻辑,怎么品怎么不对味儿。 难道美国这个“黑道白道通吃”的大哥,关键时刻就只会动动嘴皮子,让别的国家替自己履行“大哥”的职责? 这事儿往深了想,又不只是菲律宾这一家。国际上似乎总有一股奇怪的调调:全球变暖,中国得减排;地区冲突,中国得劝和;别国经济出了问题,中国得掏钱。 仿佛中国是个万能的“救火队员”,24小时待命,还得自带装备。可真等中国出手了,又有一拨人跳出来说,这是“新殖民主义”,是“债务陷阱”,是别有用心。 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到底想让人怎么样?这种“既要……又要……”的怪圈,本质上就是一种双重标准,一种精心设计的舆论陷阱。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菲律宾是不是在玩一种“两边下注”的精明算盘? 一边享受着美国的安全承诺,一边又不想完全断绝与中国的经济联系,甚至想在关键时刻从中国这里捞点好处,实现利益最大化。 又或者,这根本不是菲律宾的本意,而是某些西方媒体在背后推波助澜,故意制造一场“道德绑架”,把中国架在火上烤,不管中国救不救,他们都能找到攻击的素材。这种复杂的国际关系棋局,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波谲云诡。 说到底,“大国责任”这顶帽子,不能谁想扣就扣。它不是一份强买强卖的保险单,更不是给某些国家投机取巧的通行证。 当菲律宾的民众在灾难中挣扎时,国际社会的援助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但这份援助的来源和动机,却值得玩味。这出戏码的背后,究竟是地缘政治的博弈,还是单纯的人道关怀? 这顶“大国责任”的帽子,究竟是荣誉的桂冠,还是沉重的枷锁?这事儿,您怎么看?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接受本国记者采访时,被问及若菲律宾在南海开第一枪,美国会帮助到
【1评论】【1点赞】
东潇飘雨
我就想知道,美军那五个军事基地震成啥样拉,有海啸吗?主要是想问侯一下。
菩提树
口头慰问尽到人到主义可以了,物资去找盟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