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

纯纯的妹妹 2025-10-04 00:35:33

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道:“他条件很好,但我不想嫁给他!” 皮定均这人,从小命就苦。1914年出生在安徽金寨一个穷家,爹早亡,妈改嫁,他跟奶奶讨饭为生,还给地主放牛。13岁加入农民协会,接触革命,1928年入团,次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党,在鄂豫皖苏区当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参加四次反围剿。长征时背伤员过草地,手上磨出老茧。抗日爆发后,随八路军进太行山,1939年任129师特务团团长,在潞城黎城一带打游击,破坏敌补给线。1940年8月,他26岁,已是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司令,指挥奇袭涉县,消灭日伪300多人。这仗打得漂亮,部队都服他指挥稳当。 张烽本名张凤兰,1923年生在河北涉县穷家。父母务农,她小时候挑水砍柴,手上裂口多。涉县女子学校办起,爸妈省钱送她上学,她每天走山路背书包,课间练书法。毕业留校教书,组织妇女识字。1938年加入八路军129师,1939年8月入党。1940年她20岁出头,在涉县妇救会干主任,动员妇女支前,教识字,分发抗日材料。脚踩布鞋,骑车串村,帮农家打包粮食。她办事利索,群众信她,但她有原则,不想嫁军人,因为见多了军属苦日子。 1940年夏,皮定均在军民联欢会上头回见张烽。她领唱抗日歌,声音亮堂,他看一眼就记住了。回驻地睡不着,找县长郑晶华托话说媒。郑晶华乐意帮,骑车去妇救会驻点,直说皮定均作战勇敢,条件好,想通过组织谈婚事。张烽听完,手里笔停了,摇头回绝。她强调军人命悬一线,家里女人守空房,她不愿那样。郑晶华劝不住,只好灰头土脸回去复命。这事在根据地传开,皮定均脸红气恼,但没辙,只能咽下。 皮定均咽不下这口气,又试着写信。信里没花言巧语,就写自己从军经历,说打仗为护土地,也想护家人。字迹潦草,错别字一堆,“保护”写成“抱护”。送信人把信交给张烽,她本想退,拆开看完忍不住改错字。改着改着,她觉得这人虽粗,但诚恳。几天后,她回信,语气冷但松口:想娶先问组织。这信到皮定均手里,他乐坏了,逢人说她改字就是有门道。根据地规矩严,团级干部结婚得28岁、5年军龄,还需批准。皮定均年纪不够,仗着战功向上级求特批。 刘伯承审了皮定均的申请,看他奇袭涉县功劳大,批了特许。1943年6月,两人终于结婚。那年皮定均29岁,张烽20岁。婚礼简单,在涉县土屋办,没酒没肉,用白开水敬天地和同志。皮定均全程不吭声,脸憋红。张烽看着他笨样子,心里踏实。这婚不是儿女情长,而是革命伴侣。婚后,张烽继续妇救会工作,皮定均带兵打仗。1945年,她随他去豫西抗日,任巩县一区区委书记,参加洛阳市偃师等地斗争。 这故事听着像老电影,但搁在当时太行根据地,物资短缺,战事吃紧,能成家就不易。皮定均文化低,张烽念过书,婚后她教他识字,他边学边说想让她当老师。张烽答应,俩人互相补短板。皮定均打仗时,她在后方支前,组织妇女运粮抬担架。1946年中原文突围,她怀孕跟大部队转移,早产后赶紧恢复,继续干活。这样的夫妻,在革命队伍里常见,却总让人觉得靠谱。 说起张烽的倔,她拒绝时不是矫情,而是实打实考虑长远。军人常年在外,家事全压女人肩上,她见村里寡妇太多,早下决心自立。皮定均追她三年,从1940说到1943,中间领导亲友轮番劝,他自己写信努力。这过程磨人,但也显出真心。结婚后,他们生了七个孩子,家里热闹,但她没闲着,一直在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位子上干到1983年退休,待遇按上校给。 皮定均这辈子战功多,淮海渡江都冲在前,1949年授中将。新中国后,任兰州福州军区司令。张烽伴他左右,操持家务,缝军装,带孩子。俩人恩爱,互相扶持,她说嫁他不是只看枪杆子,还有心。1976年皮定均飞机失事走得突然,她含泪写碑文,质疑调查。这对老夫妻的传奇,就在这些小事里堆出来。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纯纯的妹妹

纯纯的妹妹

纯纯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