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齐白石给人画虾,画完后,客人不加钱,却非要他再画一只虾。无奈,齐白石只得提

安之若素呐 2025-10-04 20:52:03

一天,齐白石给人画虾,画完后,客人不加钱,却非要他再画一只虾。无奈,齐白石只得提笔再画一只。谁料,画完后,客人大怒。 齐白石画画的本事那是没话说,可他那股子倔劲儿,也让人直摇头。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他的老底儿说起。他生在湖南乡下,家里穷得叮当响,从小就得靠手艺吃饭。先学木匠,后转行画画,早年到处卖画,遇上不少人白要作品,还嫌价高。 后来他到北京落脚,干脆在摊前挂牌子,写着“卖画不讲交情,君子当知廉耻,按价付钱”。这牌子一挂,等于告诉大家,别想占便宜。齐白石这人就这样,直来直去,不拐弯。他觉得艺术有价值,得对得起自己的汗水。 有一天,一位中年客人来摊前,要齐白石画四只虾,钱付得够数。齐白石画了四只活虾,每只虾都栩栩如生。客人接过画,看了看,说空白处还能画一只,不加钱,就再画吧。齐白石心里不乐意,但还是画了。那第五只虾,画得僵硬,没活力,像死虾。客人一看,火了,指着画说这不吉利。齐白石回道,你给的钱只够四只活虾,这只不算钱,就画成这样。客人气呼呼走了。 这事儿传开,大家都说齐白石小气。可想想,他这是维护原则。早年吃过亏,现在不愿再让步。类似的事儿还有,他给人画鸡,钱只够四只半,就画四只全的,半只藏树后,还多添棵树平衡画面。价钱对得上,他不亏本。 齐白石这性格,跟他的成长脱不了干系。小时候穷,成年后虽有名气,仍过得节俭。弟子来访,他端出的点心,一盘是缺角月饼,一盘是落灰花生米。不是真抠门,而是习惯了不浪费。他对朋友讲,画是专长,得卖出价值,不能白给。 但在大是大非上,他敞亮得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大把钱来买画,他一口回绝,宁可饿肚子,也不卖。门口贴告示,拒见访客。这份爱国心肠,让人佩服。他不是一味小气,而是有底线。 齐白石画虾的本事,那是从小练出来的。老家有塘,他常看虾游水。后来在北京,案头养虾观察,一画就是几十年。虾身透明,须子灵动,全靠细心琢磨。他画虾不光技法高,还带乡土味儿,接地气。 这故事告诉我们,劳动得尊重。齐白石不让步,是因为他知道,艺术不是白来的。客人无理取闹,就得碰壁。现在社会也一样,干活得讲公平,不能让人白占便宜。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