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立陶宛突然宣布了 ​​10月5日,立陶宛维尔纽斯机场公司突然宣布:机场

是七七七呀 2025-10-05 22:21:56

就在刚刚 立陶宛突然宣布了 ​​10月5日,立陶宛维尔纽斯机场公司突然宣布:机场上空立即关闭,所有飞机不许起飞降落,因为雷达里出现一串气球,凌晨的航班被赶去拉脱维亚和波兰,哥本哈根飞来的一架干脆掉头回家。 这事听着离奇,细扒才知更离谱。所谓“一串气球”根本不是意外,立陶宛危机管理中心直接点了名——来自白俄罗斯的走私气球。 这些气球藏着猫腻,里头塞的全是私烟。当局拦截7个就查出1.2万包,整个领空共扫到25个,其中2个直扑机场空域。 机场22点16分急踩刹车,直到次日凌晨4点50分才解封。这6个多小时里,近6000名旅客被扔在原地动弹不得。 最初说10个航班受影响,后来数字直接飙到30个。伦敦、法兰克福来的航班改道邻国,哥本哈根那班干脆半路折返。 别觉得这是小题大做,气球对飞机就是致命威胁。发动机一旦吸入异物,后果不堪设想,机场闭空实属无奈之举。 但立陶宛的反应,总带着点熟悉的味道。作为北约成员国,它和白俄罗斯边境线长达679公里,首都离边境才30公里。 今年8月刚因白俄罗斯无人机越境划了禁飞区,这次直接封了机场。地缘紧张的弦,早被它绷到了极致。 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最近正被空域安全搅得鸡犬不宁。德国慕尼黑机场月初就因无人机连续两晚关闭,数千人滞留。 哥本哈根、维尔纽斯接连“沦陷”,暴露的是整个欧洲防空网的漏洞。连低速气球都拦不住,谈何应对更复杂的威胁? 有人说这是走私者的“新花样”,用气球低成本运私烟。也有人直指背后是地缘博弈,气球成了博弈的棋子。 不管真相如何,遭殃的永远是普通旅客。计划被打乱,行程泡了汤,维权都找不到具体对象。 空域安全固然重要,但如何平衡安全与民生,立陶宛显然还没找到答案。一味强硬封控,只会引发更多不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5
是七七七呀

是七七七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