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俄罗斯的铁矿,应该就是中国敢叫板澳大利亚的原因。据俄罗斯官方公布数据,铁矿

史鉴奇谈 2025-10-06 20:02:04

搞定了俄罗斯的铁矿,应该就是中国敢叫板澳大利亚的原因。据俄罗斯官方公布数据,铁矿石储量290亿吨,世界第三。特别是中部富矿区可直接冶炼。   2025年5月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黑龙江单月从俄罗斯进口的铁矿石就突破500万吨,金额接近4800万美元,吉林、上海也跟着分走一杯羹。这些数字背后,是中俄铁矿贸易的快速升温,更是中国供应链布局的悄悄转向。   以前的局面太被动了。澳大利亚西澳州一个皮尔巴拉地区,就撑起了全球近四成的铁矿石供应,比巴西的市场份额还高出20个百分点。中国每年要吞掉全球70%的铁矿石,其中四成得从必和必拓手里买,这种依赖让对方有恃无恐。   澳大利亚的铁矿开采成本才每吨10美元出头,却能把普氏基准价炒到130美元,中国钢铁行业每年得多花数千亿美元“买路钱”。这些钱本该投进技术升级,最后全成了澳洲矿商的利润,谁看了都得憋屈。   俄罗斯铁矿的加入,直接戳破了澳巴联手控价的美梦。巴西矿商心里门儿清,跟着澳大利亚硬扛没有好果子,不如转头跟中国加深合作,至少能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更妙的是结算体系的突破。美西方把俄罗斯踢出SWIFT后,中俄贸易反倒加速了去美元化。现在两国近95%的贸易都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彻底绕开了第三方货币的限制。   首钢已经带头试行了区块链技术支撑的铁矿石跨境人民币支付,宝钢等企业的人民币采购占比也达到了10%。这些尝试看似零散,实则在一点点动摇美元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霸权地位。   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地位越来越稳。它在俄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飙升至35%,国家福利基金里更是占到60%,莫斯科甚至成了除香港、伦敦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交易市场。这种金融绑定,让俄罗斯拿到了稳定的结算渠道,自然有底气扛住外部压力。   澳大利亚不是没察觉危机。彭博社早就爆出消息,中国已下令钢厂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新铁矿石,这记重拳直接砸得对方股价暴跌。要知道,铁矿石可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单一出口品,失去中国市场的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的布局远不止俄罗斯这一招。西非的西芒杜项目即将在2025年11月发运首批货物,投产后每年能供应1.2亿吨铁矿石,占中国年进口量的10%。这个项目跟俄罗斯的供应形成互补,进一步稀释了澳大利亚的话语权。   2022年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就是为了整合采购力量,不再让钢厂各自为战被逐个拿捏。中冶集团叫停必和必拓金布尔巴精矿采购,正是这个战略布局的具体落子。   巴西的选择很现实。它没必要跟着澳大利亚陪葬,毕竟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摆在那儿。跟着中国玩,能拿到稳定订单,还能借助人民币结算降低汇率风险,这种好事没人会拒绝。   澳大利亚这下是真的慌了。以前它仗着供应垄断,动不动就拿价格卡脖子,现在中国有了俄罗斯这个硬靠山,还有西芒杜项目做后援,巴西又摆明了配合态度,它的议价权瞬间崩塌。   那些年被澳大利亚收割的“智商税”,终于要到头了。中国钢铁行业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进货,不用再为虚高的价格买单,这些省下来的钱能真正投入到绿色转型和技术研发中。   俄罗斯也借这波合作稳住了阵脚。铁矿出口带来的稳定收入,加上人民币结算带来的金融安全,让它在制裁围堵中找到了喘息空间,这才有了跟西方长期周旋的资本。   这整个局根本不是临时起意。中国为这一刻准备了多年,从寻找替代供应源到搭建本币结算体系,每一步都踩得很稳。俄罗斯的铁矿资源,恰好成了打破僵局的关键一块拼图。   现在再看澳大利亚的反应,就显得格外无力。总理阿尔巴尼斯急得跳脚,但除了喊话根本没别的办法。它终于意识到,那个以前只能被动接受定价的中国,已经变成了能改写游戏规则的玩家。   巴西的配合更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澳巴联盟的幻想破灭,澳大利亚在全球铁矿市场的垄断地位就彻底松动了。它要么接受人民币结算,要么看着市场份额被俄罗斯和巴西瓜分。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资源话语权的重新分配。中国用多年布局证明,单一供应源再强势,也架不住多元化的围堵。俄罗斯的铁矿不是唯一的牌,但绝对是最关键的那张。   未来的铁矿市场格局已经清晰。中国不再依赖某一个国家,而是在俄、澳、巴、西非之间找到平衡,加上人民币结算体系的支撑,真正掌握了采购的主动权。   澳大利亚认栽是迟早的事。它要么放下身段接受新规则,要么就等着被市场边缘化。这不是中国刻意打压,而是垄断者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信源:中国人民银行.

0 阅读:135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