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向美欧紧急求救,让美国认识到一个可怕事实:他们根本无法战胜任何一个潜力深厚的大国。 美国一开始打得算盘挺精,他们原本以为靠着海马斯火箭炮、标枪反坦克导弹这些先进武器,就能帮乌克兰快速扭转战局,甚至把俄军逼回本土。 可冲突打了这么久,美国才发现自己想错了,真正决定战场走向的,竟然是那些不起眼的普通炮弹。 因为北约的情报早就把前线的火力对比摸得门儿清了,俄军在前线每天能稳稳打出 1 万发炮弹,而乌军拼尽全力也只能发射 2000 发,双方的火力差距能直接拉出一条街去。 有欧洲情报官员说,在长达 966 公里的战线上,有些地方俄乌炮弹发射比更悬殊,俄军每打五六发,乌军才还击一次。 紧接着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双方悬殊的产能差距,俄罗斯的火炮工厂现在全是 12 小时两班倒,日夜不停地赶工生产。 根据北约情报估计,俄罗斯每月能造出 25 万枚火炮弹药,一年下来就是 300 万枚的规模。而且俄罗斯军工部门的从业者已经从战前的 200 万到 250 万人,涨到了现在的 350 万人,产能根本不愁没人撑。 反观美国这边,就算急着扩大生产,也根本追不上俄罗斯的节奏。美国军方原本设定 2025 年底每月生产 10 万枚炮弹的目标,可这个数字还不到俄罗斯月产量的一半,更别说美国国会还搁置了 600 亿美元的援乌资金,连这个低目标都没法实现。 现在美国 155 毫米炮弹每月才产 2.8 万枚,就算计划 2025 年提到 8 万枚,还是差得远。 整个北约的产能都掉了链子,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自己都承认,乌军炮弹消耗速度是西方国家生产速度的好几倍,北约国家的弹药库存早就见底了,军工企业也直呼吃不消。 法国内克斯特系统公司每年能造好几万发 155 毫米炮弹,可法国军方官员说这家企业已经快到产能上限了。有欧洲外交官甚至坦言,要是欧洲现在跟俄罗斯开战,有些国家几天就会打光所有弹药。 有人可能会问,先进武器不是更厉害吗?可实际战场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美国给乌克兰送了 8500 枚标枪导弹,这相当于这款导弹 5 年的产量,就算两大军工巨头合作,每月也才造 400 枚。毒刺导弹送了 1600 枚,更是用掉了 13 年的产量。 这些先进武器虽准,但数量太少,打一发少一发,根本没法替代普通炮弹的持续压制作用。乌克兰官员也说了,无人机再多用,也填不上炮弹不足的窟窿。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还有后手,伊朗去年就给俄罗斯送了至少 30 万枚炮弹,很可能还不止这个数。而北约只能从韩国、摩洛哥这些国家临时订货,可炮弹生产周期从 12 个月涨到了 28 个月,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 这时候美国才猛然意识到那个可怕的事实:他们根本无法战胜任何一个潜力深厚的大国。因为潜力大国拼的不只是先进技术,更是基础工业的硬实力。 俄罗斯钢铁、火药这些造炮弹的原材料能自给自足,军工厂说扩产就扩产。可美国早就把不少基础制造业搬到了国外,真要打大规模持久战,原材料供应链、工厂产能全是绕不过去的坎。 其实这件事说到底,先进武器就像战场上的 “尖刀”,但普通炮弹才是撑起战局的 “基石”,没有足够的基石,再锋利的尖刀也刺不穿敌人的防线。 美国之前总觉得靠技术优势就能稳赢,现在才算摸到大国对抗的门道 —— 工业产能和供应链韧性,比一两件先进武器重要多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是不是觉得大国之间的较量,最终还是得看 “硬家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泽连斯基向美欧紧急求救,让美国认识到一个可怕事实:他们根本无法战胜任何一个潜力深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06 21:21:56
0
阅读:49
乐天安然
乌司机说了把盈余军火出售。你又说别人弹药不够用。那是乌部队弹药不够用吧!乌司机正可售卖军火大发国难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