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歼-10C总设计师王海峰近期接受央视专访时独家揭秘了歼-10系列战机的三大技术亮点。作为有名的“争气机”,我们将歼-10系列平台的技术潜力挖深吃透,为我国军事航空事业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特约评论员石宏:歼-10战机是我国在现代高性能战机设计方面步入“自由王国”的起点。歼-10之前,我国的战斗机基本是在苏联米格机的基础上描红,歼-5、歼-6、歼-7分别是在米格-17、米格-19、米格-21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歼-8和歼-8II则是米格-21的放大版和改进版。如果一直走这条路,虽然技术风险小,但中国的战机却也始终难以摆脱跟随模仿的局面,难以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歼-10战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跟随模仿的发展模式,标志着中国在战机设计上开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首先,歼-10的鸭式气动布局是我国自主发展的。虽然世界上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的战斗机挺多,比如欧洲英德意西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鹰狮”都是鸭式气动布局,但这些欧洲国家根本不可能与中国进行相关技术交流的,实际上它们之间都互不往来,所以大家都是各玩各的。虽然上述型号的战机都是鸭式气动布局,但差异却很明显。
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搞定了鸭式气动布局,真正做到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不仅使歼-10战机具备出色空中机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同样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的歼-20隐身战斗机的发展。
其次,通过歼-10战机的研发,中国还相继攻克了“放宽静不稳定性”设计、多余度电传操纵系统、“飞火推”一体化、“玻璃化”座舱、高性能机载火控雷达和机载电子战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同样为后来的歼-20战斗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以鸭式气动布局为例,其天生具有静不稳定性,能够让战斗机的机动性显著提升,但其对飞控系统要求极高,只有搞定电传操纵系统,才能充分发挥鸭式气动布局的技术优势。所以,歼-10在决定采用鸭式气动布局时,电传操纵系统也就成为必须攻克的技术,而多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则是为了提高可靠性。也正是由于中国通过歼-10战机的研制,吃透了鸭式气动布局和多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所以后续研制的歼-20战斗机也果断采用了鸭式气动布局和多余度电传操纵系统。
如今,中国的六代机都开始进行试飞,这一切都是以歼-10战斗机的研发为起点。所以,中国战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从自主设计四代机发展到自主设计五代机、六代机,歼-10战机的意义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直新闻:在印巴“5·7空战”中一战成名的歼-10C战机,目前在解放军空军装备序列中处于一个什么定位?我们该如何展望它的战术用途发展?
特约评论员石宏:歼-10C是解放军空军战斗机的“四剑客”之一,其他三剑客分别是歼-16、歼-20和歼-35A。实际上可以看出,歼-10C在中国空军的地位是逐渐下降的,因为其他三款战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技战术能力更强。比如歼-20和歼-35A都有歼-10C所不具备的隐身能力,且航程和作战半径也明显大于歼-10C,而歼-16虽然和歼-10C一样没有隐身能力,但其载荷能力、航程、作战半径都是歼-10C无法企及的。在解放军空军越来越注重远程空中作战的情况下,缺乏隐身能力且“腿”比较短、挂载能力相对较小的歼-10C的地位下降是必然的。从解放军空军的战力发展来看,歼-10C地位下降是好事,说明解放军空军战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
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歼-10C在解放军空军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为中国国土广袤,边境线之长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因此解放军空军需要守卫的领空非常大,如果完全依靠歼-20、歼-35A、歼-16,又会让这三款战机的任务十分繁重。而歼-10C在执行边境地区以及中近海上空的空中战备巡逻、制空作战、对地对海作战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拥有歼-10C战斗机,中国的领空安全就更加牢固,而且还可以让歼-20、歼-35A、歼-16等战机去执行更关键的远程作战任务。此外,解放军空军规模较大,较短时间内还难以全面换装歼-20、歼-35A、歼-16,所以歼-10C让解放军空军保持足够大的战斗机队规模、保持适应现代化空中作战的战斗机飞行员队伍十分重要。
此外,歼-10C已经是一款具备多用途能力的先进中型战斗机,其平台性能相当出色,未来的发展无疑是进一步提升其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扩展机载武器的种类,使其多用途能力再上新台阶。比如升级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使其能够对隐身战机进行更远距离的探测,挂载射程更远、不可逃逸区更大的超视距空空导弹,那么歼-10C在解放军空战体系支撑下,远程截击能力将变得更强,对敌方隐身战机或其他高价值空中平台也能构成强大的攻击能力;挂载更先进的防区外空对地、空对海精确制导武器,歼-10C就能成为令敌方生畏的“空中杀手”。
直新闻:国庆期间,央视记者走进了沈飞的脉动生产线,歼-35和歼-35A的量产机陆续亮相,您怎么看“海天双雄”横空出世的战略意义?
特约评论员石宏:脉动生产线意味着歼-35和歼-35A都进入了大批量生产阶段,对于解放军海军舰载航空兵和空军来说都是意义重大。也就是说,在未来数年内,解放军海军舰载航空兵的舰载战斗机将会形成歼-35与歼-15T搭档的局面;空军航空兵的隐身战斗机数量将会显著增加,形成隐身战斗机为骨干的局面。如此一来,解放军海军舰载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都将实现“以优胜优”的空中作战模式。
歼-35的意义尤其重大,因为海军航母在远海作战,很难得到陆基战斗机的支援,完全依靠自身携带的舰载战斗机来争夺和掌握制空权。而航母搭载的舰载战斗机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对舰载战斗机的技战术性能要求非常高,说白了就是要求以质量来弥补数量的不足。而歼-35是目前世界上一等一的隐身舰载战斗机,中国海军航母搭载歼-35之后,在远海就不怵任何对手。而且歼-35不仅能弹射起飞,也能滑跃起飞,所以其不仅会让福建舰在服役之后具备强大的航空作战能力,同时还能让辽宁舰和山东舰的航空作战能力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解放军空军已经拥有数量可观的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再得到歼-35A中型隐身战斗机的加强,未来应对周边隐身机的威胁就游刃有余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歼-35和歼-35A大批服役之后,解放军海空军将会有效震慑任何潜在对手。
作者丨石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