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工程——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项目的稳步推进,海原县即将告别无管道天然气的历史,计划于今年10月底正式通入管道天然气,惠及全县33.55万常住人口。
海原县是目前全区仅剩的3个未通管道天然气的县城之一。长期以来,全县的天然气供应完全依赖CNG(压缩天然气)或LNG(液化天然气)槽车从银川和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长途运输,运距远、成本高。
高空俯瞰海原城市“管道”工程。
为改变这一局面,海原县积极抢抓国家干线管道建设机遇。目前已确定从西气东输三线中段77号阀室引接气源。工程已于9月26日开始注气。经调试后,计划于10月底正式投入运营。
为迎接管道天然气的到来,海原县近三年来进行了充分准备。通过积极争取自治区统筹资金860万元和华润帮扶资金3079万元,已建成海兴门站、CNG供应站及县城CNG供应站等关键基础设施,初步构建了县域天然气接收与供应框架。目前,连接门站与县城核心区的“主动脉”——海兴至海城超高压管道工程的建设正在加紧施工。
“管道天然气的开通,将为海原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据海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测算,管道天然气开通后,居民用气价格将在现有基础上直接降低每立方米1.2元以上,平均每户家庭年用气费用可节省约220元。管道输送彻底摆脱了槽车运输受天气路况制约的弊端,供应持续稳定,能有效应对极端天气,极大消除了过去存在的断供风险和运输安全隐患,让群众用上“放心气”“稳定气”。
项目建成后,海原县城市气化率预计将大幅提升至70%以上。清洁能源的普及将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助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同时,稳定、廉价的能源供给将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为县域工商业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