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敢打美国,他就敢打中国!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人说日本完了,我们只能笑笑而已,千万别当真,但中国人不能说这种话,说这种话就是天真了。为什么要有这种戒备?日本是一个非常激进的国家,他能举全国之力去侵略中国,这种狂热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同时日本又是一个特别冒险的国家,袭击珍珠港被世界许多战略家定义为莽干是不明智的表现,说日本与美国相比,无论是国力或军力都与美国不是一个层次的,那为什么日本敢去赌? 回看历史,日本能发动那场侵华战争,绝不是几个军阀头脑发热的决定。那是一种举国上下的狂热,整个社会机器都被动员起来,为了一个看似虚无缥缈的 “大东亚共荣圈” 而疯狂。这种狂热在世界历史上都相当罕见,它不是简单的军事扩张,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意识形态,一种可以为了所谓的 “国家荣誉” 而牺牲一切的信念。 从 1931 年 “九一八” 事变到 1945 年投降,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中国 2/3 以上的领土,占领了 47% 以上的中国城市,其中包括 80% 以上的大城市。日本投入的侵华兵力从 1937 年的 40 万人,一路增加到 1941 年年底的 210 万人,几乎调动了全国可用的青壮年劳力。 更可怕的是,日本国内的工厂大多转产军工,民众自发为军队捐献物资,连学生都被灌输 “为天皇捐躯” 的极端思想,整个国家彻底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这种全民捆绑式的狂热,让侵略行为获得了内部的 “正当性”,也让其扩张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日本的冒险基因,在偷袭珍珠港事件中更是暴露无遗。当时的美国无论国力还是军力,都远超日本,可日本还是敢孤注一掷。 因为日本本土自然资源极度匮乏,1939 年所需石油的 85% 都来自美国,而美国后来的资源禁运,让日本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被死死卡住。 在军部法西斯势力的主导下,日本内阁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冒险南下抢夺南洋资源,于是制定了代号 “Z” 的作战计划,出动 31 艘舰艇、432 架舰载机,长途奔袭 3600 海里偷袭珍珠港。 这种不计后果的赌徒心态,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其面对资源困境时的极端选择 —— 只要能突破限制,哪怕对手是世界强国也敢亮剑。 更关键的是,日本的冒险往往带着 “以小博大” 的侥幸心理。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日本多次通过冒险军事行动获得超额利益,这让其形成了 “风险越大回报越高” 的路径依赖。 就像偷袭珍珠港前,日本明知美国太平洋舰队实力雄厚,却寄希望于 “一击致命” 摧毁对方战力,这种思路和当年侵华时 “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 的狂言如出一辙。 即便后来战局证明这种冒险注定失败,但其骨子里的激进基因从未真正根除。 放到现在,这种风险依然值得警惕。就说刚当选的高市早苗,她多次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还公开主张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想让日本重新获得宣战权,推动 “集体自卫权” 落地。 而日本的防卫预算已经连续 13 年增加,2025 年首次突破 8 万亿日元,2026 年更是涨到 8.85 万亿日元,还计划在九州部署射程覆盖中国沿海的反舰导弹。 国防部早就明确表态,日本这种远超 “专守防卫” 的军力发展,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感到警惕,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其实咱们的戒备,从来不是凭空猜测,而是历史教训的沉淀。日本当年能举全国之力侵略中国,能顶着国力差距偷袭美国,靠的就是这种狂热与冒险的叠加。 如今它一边淡化侵略历史,一边加速军事扩张,这种动向不得不防。毕竟和平从来不是靠 “相信对方不会动手” 换来的,而是靠看清风险、守住底线来守护的。 大家觉得日本的军事扩张会不会重蹈当年的冒险覆辙?面对这样的动向,我们该如何保持警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日本防卫省官员担心爆发战争,希望民众不选高市早苗】日本自民党总裁选即将开始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