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罗斯,中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别看现在油气合作热火朝天,一旦俄乌战争结束,普京转身就把能源卖回欧洲,我们怎么办? 现在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确实很红火,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双方还建了不少管道和基础设施。这看起来像是双赢的局面——俄罗斯找到了新买家,中国获得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但咱们得明白,这种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俄乌战争带来的特殊局面。欧洲以前可是俄罗斯能源的大客户,占了俄罗斯出口的很大一部分。现在因为战争,欧洲在减少对俄能源的依赖,俄罗斯才不得不转向中国。 可战争不会永远打下去,总有一天会结束。到那时,欧洲市场对俄罗斯的吸引力可就大多了。欧洲离俄罗斯近,运输成本低,而且欧洲人习惯了用俄罗斯的能源,要完全戒掉可不容易。 普京政府现在对中国笑脸相迎,可一旦欧洲重新开放市场,他们很可能会把能源优先卖给欧洲。毕竟欧洲出的价格可能更高,而且政治风险也小。 中国现在虽然从俄罗斯买了不少能源,但咱们的能源安全不能全押在俄罗斯身上。俄罗斯是个大国,他们的外交政策向来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会永远只考虑中国的需求。 咱们得想想,如果俄罗斯突然减少对中国的能源供应,或者提高价格,咱们该怎么办?所以现在趁着合作顺利的时候,中国应该多找几个能源供应渠道,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中国已经在这么做了,比如从中东、非洲、中亚等地进口能源,还大力发展新能源。但跟俄罗斯的合作规模太大,一下子很难完全替代。这就好比家里做饭,虽然有好几个炉灶,但主灶的火力特别猛,要是主灶突然熄火了,其他炉灶可能一时半会儿接不上。所以咱们得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可不是小事。现在国际形势变化快,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用在能源安全上再合适不过了。跟俄罗斯合作是好事,但咱们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为现在的合作顺利就放松警惕。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能避免将来被动。
10月7日据外媒报道,中国已停止向俄罗斯供应高精度机床。俄罗斯塔特普罗姆斯坦(T
【105评论】【8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