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总理的接连辞职,不仅是法国政治危机的表现, 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前的欧洲之困...... 另一方面,法国政治生态的极化与碎片化,使得任何触及既得利益的改革都举步维艰。马克龙自第一个总统任期以来,多次力推养老金改革,但屡屡引发大规模抗议,导致改革难以取得实质进展。前总理巴尼耶为争取议会通过2025年财政预算案向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作出让步,却被左翼嘲讽为“在极右翼监督下”工作。这种政治妥协的缺失,使得实质性改革难以推进。 法国民意的变化也加剧了政治危机。民调显示,仅有约15%的法国受访者对马克龙执政有信心,创马克龙第一任期以来新低,约64%的受访者要求马克龙辞职。同时,约33%的受访者希望新的法国总理来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联盟或其政治盟友。如果现在提前举行选举,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及其盟友将以33%的投票意向遥遥领先,而总统阵营仅能获得15%至16%的选票。这种民意右转的趋势,进一步压缩了中间派政府的施政空间。 两位总理的接连辞职,不仅是法国政治危机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前的欧洲之困。欧盟经济头号“引擎”德国同样出现福利体系难以为继的问题。同时,极右翼民粹力量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欧洲多国政坛崛起,欧洲政治碎片化趋势加剧。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极右翼民粹力量继续扩张,可能导致欧盟决策机制陷入僵局,动摇欧洲一体化进程。 从贝鲁到勒科尔尼,法国在一个月内见证了两位总理的离去,这背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福利国家转型的普遍困境,也是传统政治力量在民粹崛起时代面临的共同挑战。贝鲁在辞职前的演讲中曾警告:“法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继续沿用惯常的政治套路,任由现状持续恶化毫无改变,直至不可挽回的危机降临,国家走到悬崖边缘。” 如今,随着勒科尔尼的辞职,法国似乎正一步步逼近这个悬崖边缘。面对高企的债务、分裂的议会和不满的民众,法国的政治经济困局恐怕不会因总理的更换而轻易解决,这个欧洲核心国家正经历着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
两位总理的接连辞职,不仅是法国政治危机的表现, 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前的欧洲之
金旋你好的
2025-10-08 12:07: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