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古巴5000精兵入俄作战,多路援军从尼泊尔、索马里、印度和中亚地区出发支援

建程 2025-10-08 18:11:22

美媒:古巴5000精兵入俄作战,多路援军从尼泊尔、索马里、印度和中亚地区出发支援俄军。 最近一段时间美西方媒体总是在炒作俄乌冲突局势升级的消息,比如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北约国家领空出现疑似俄军无人机。 古巴那5000精兵的说法传得最邪乎,美媒连部队番号都“扒”出来了,说是来自古巴革命武装力量里的“吉隆滩复仇旅”,号称是打过安哥拉内战的王牌,人均持有AK-12步枪,还带了200具“柳叶刀”巡飞弹操作设备。 他们甚至绘声绘色描述这批士兵是从哈瓦那乘俄军伊尔-76运输机出发,经叙利亚塔尔图斯港中转,最后落地俄罗斯罗斯托夫的军事基地,连中转时卸载的军粮箱数量都“数得清清楚楚”。 要知道古巴和俄罗斯的军事渊源本就不浅,冷战时古巴就派过数万士兵帮苏联撑腰,现在被美媒抓着这点发挥,硬是把普通的军事交流渲染成了“派兵参战”,仿佛下一秒这批人就要扛着武器冲进赫尔松战场。 但尼泊尔的廓尔喀老兵早背着弯刀往俄罗斯赶了,美媒说至少2000人已经签了俄军合同,其中不乏从尼泊尔陆军退役的士官,这些人在迪拜当保安一个月才赚3000人民币。 到俄军这边直接涨到1.7万,干得好还能拿50万卢布(约4.2万人民币)的奖金,服役满一年更能拿俄罗斯国籍,这种诱惑谁能拒绝。 不仅如此,美媒还拍了俄军训练营的照片,说廓尔喀士兵正练着PKM机枪,准备派去巴赫穆特打夜袭。 那标志性的弯刀挂在战术背心上,倒真像那么回事,只是没人提这些都是个人行为,尼泊尔政府早说了保持中立,根本没官方派遣这回事。 索马里的3000援军更像是美媒按“利益交换”模板编出来的,他们说这些人是索马里青年党的骨干,因为俄罗斯去年给了他们5000支AK-47和200具RPG-7,现在是“还债的时候”。 这批人擅长城市巷战,在摩加迪沙打了十年拉锯战,被美媒吹成“战壕战专家”,说他们已经从柏培拉港乘船出发,目的地是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到了就去扎波罗热前线填战壕。 更有意思的是,美媒还“曝光”了俄军给他们的“作战清单”,第一条就是“用RPG-7打乌军装甲车”,仿佛连任务都安排妥当了,可实际上索马里连稳定的中央政府都没有,哪有闲心管几千人出国打仗。 而印度的“非官方志愿者”被美媒算成1500人,说是前印度陆军山地师的士兵,因为俄罗斯帮印度建了T-90坦克生产线,还转让了导弹技术,所以自发组队去支援。 这些人熟悉高原地形,被安排去哈尔科夫方向作战,美媒甚至说他们带了印度自产的INSAS步枪,不用适应俄军装备,连后勤都“贴心”地准备了咖喱罐头。 可稍微想想就知道,印度一直喊着“战略自主”,怎么可能允许民众组团参战,不过是美媒抓着印俄军事合作的由头瞎编,毕竟印度买了俄罗斯60%的武器,这层关系不利用白不利用。 中亚那4000援军更离不开“历史情分”的说辞,美媒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退役军人占了大半,这些人当年在苏联红军里服过役,对俄罗斯有“感情基础”。 再加上俄罗斯每年给中亚输3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点“支援”不算啥。 他们乘铁路从阿斯塔纳出发,经奥伦堡抵达俄乌边境,装备着俄军淘汰的BMP-2步兵战车,被派去赫尔松修防御工事,美媒连他们挖战壕的速度都“统计”了,说一天能挖500米,比俄军工程兵还快,这种细节编得比真的还真。 这些“援军”的消息刚传出来,美媒就把波兰、罗马尼亚的无人机事件凑了过来,说俄军无人机频繁擦边北约领空,是因为有了多国援军“底气足了”。

0 阅读:0
建程

建程

给你想看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