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本地甘蔗上市,50元一捆!还不怎么甜,终究还是太热了啊

今天,杭州人大概是过了一个假寒露,主城区最高气温冲到了32.1℃,甚至连最低气温都有26℃,比前两年的同期最高气温都高。

更糟心的是,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再次加强,高温天还将重新回归。目前看,10日-14日的气温基本都在35℃高温线以上,今年的高温日数纪录大概率是要破70天了。都十月中旬了,还有这样的气温,连气象台都觉得很是离谱了。

杭州人讲段子的功力也随着气温日益见长,“秋老虎时代过去了,冬老虎上线”“杭州的节气,过了白露是小暑,过了寒露是大暑”“杭州经历过战国时代,但没经历过春秋”“三伏在寒露这天激情返场”“再不凉快,真的就要过年了”……

天气小姐姐友情提示,大家吐槽归吐槽,这防暑工作还得继续做,不然中暑的是自己。

本地甘蔗上市了,50元一捆

虽然杭州还没入秋,但杭州人的胃已经按时“入秋”了。最近的橙友圈里,不少橙友已经晒出了秋天的第一颗糖炒栗子、秋天的第一顿大闸蟹、秋天的第一锅红烧羊肉,还有秋天的第一根甘蔗……

这两天去临平的红丰农贸市场,天气小姐姐也发现,甘蔗摊是越摆越多了,而且除了海南甘蔗,浙江江山的甘蔗也已上市,浙江的便宜些,紫皮的15元一根,青皮的18元一根,海南的每根都要贵上几块钱,个头都很大,长得像竹竿一样。

但转了一圈都没发现临平本地甘蔗,不过也是,相比高挑的外地甘蔗,本地甘蔗出了名的个矮、节短,相貌很不讨人喜欢,只有吃过它的人,知道它的清甜。

不过,天气小姐姐自有门路,马上和杭南村职业经理人田妙萍打听了下,她说国庆前一天,就看到有村民在村口卖自家种的甘蔗了。

趁着假期有空,天气小姐姐昨天专门跑了一趟,果然一到荷禹路和杭南路交叉口,就看到一捆捆青色的本地甘蔗,整齐地摆在村口叫卖。每个摊主的造型也是相当统一,戴着草帽,坐在一辆拉货的小三轮上(旁),甘蔗上面用稻草捆好,下面用塑料袋装好,想来是怕甘蔗上的泥土弄脏买甘蔗人的车。问了几个,都说是杭南村的村民,卖的都是自家种的青皮甘蔗。

价格和往年差不多,一捆(10根)50元,买单根也可以,不过价格要贵上一倍,10块钱一根,个头会明显大些。

天气小姐姐此时拿出了还价的本事,以15元的价格成功拿下两根,当场削皮尝了个鲜。水分很足,也很嫩,但甜度明显还差点。村民说,这是因为甘蔗成熟度还差点,想吃甜甜的甘蔗,可以再耐心等上一两周。

有人可能要问了,最近天气热得这么离谱,会影响甘蔗吗?甘蔗是一种喜温性的作物,最近的天气反而能够加快甘蔗成熟的速度,使甘蔗长得更好。但最低温度降到20℃以下,昼夜温差增大,会更有利于甘蔗累积糖分,变得更甜。

巧了不是,这个温度也是桂花喜欢的,所以可以等闻到桂花香再来买,到那时,甘蔗甜度估计就上来了。

北方已经冷得像初冬了

这个国庆长假,副热带高压可以说一直在加班,杭州出现了多个破纪录的高温天。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关心什么时候入秋,而今年大家只想知道什么时候降温,冷空气都去哪里了?

其实,冷空气已经来了。今天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出现“大跳水”,下午1:55,杭州热到31.7℃,但同一时刻,北京气温仅有11.7℃。所以不是冷空气没来,也不是冷空气不强,而是因为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变态强,导致冷空气下不来,就算勉强冲下来,也气若游丝了。

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变态强,不仅紧紧地控制江南、华南形成持续高温,而且还北抬与冷空气“相逢”,在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等地形成持续性的降雨。有西安的小伙伴都忍不住和天气小姐姐吐槽,当地已经下了一个月雨,一点都不像北方。外号“雨神”的萧敬腾最近正好去西安参观兵马俑,结果西安几乎天天下雨,直播时都忍不住自我调侃:“我不得不走了,再待下去要被西安人民赶出去了。”

冷空气和降雨的影响下,明天华北、东北、黄淮北部等地气温还将大范围刷新今年立秋以来新低。华北中部部分地区还将遭遇同期少见的寒冷天气,像石家庄明后天两天最高气温仅11℃,将是当地10月上旬少见的低,更接近常年11月上旬的气温水平。我们还没入秋,北方已经冷得像初冬了。

另一个“降温神器”——台风,目测也指望不上。今年第23号台风“娜基莉”(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Nakri;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