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日,欧洲议会在法国举行的全体会议上通过一项决议,允许欧盟暂时或永久终止对有资格短期前往申根区的第三国公民的免签证制度。目前包括美国、以色列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与申根国家签有免签协议。最新变化规定,如果出现某些特定威胁则可能暂停其签证。新规还允许对违规国家的政府官员单独限制免签待遇。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认为,当前,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以及美国对以色列的纵容和默许,在欧洲内部引发很大愤慨。欧洲民众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此起彼伏的抗议,给欧盟各国政府乃至欧盟机构过去的“亲以”政策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欧盟用签证政策对以色列施加压力,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工具。随着“美国优先”与欧洲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越来越大,欧盟希望拿签证政策作为一种外交工具,强化与美国的博弈,重塑欧美关系的发展方向。
董一凡认为,欧盟长期以来将签证待遇与特定国家的政治关系及所谓意识形态挂钩。所谓的“免签国家”,大多数都是西方阵营内的盟友。
欧盟在移民态度上的变化,反映出欧盟进一步将签证政策以及待遇作为意识形态划线和表达价值观立场的工具。对于外部人员流动的进一步收紧,呼应了当前欧盟内部极右翼势力上升,很多欧洲国家不得不去向极右或者保守政治倾向进行妥协和让步。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