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烈士朱枫的大女儿竟是国民党的特务!原来,大女儿是前夫的女儿,朱枫嫁过去不久前夫病死,朱枫作为继母把前夫留下的女儿带大。但女儿长大后抗战期间加入军统,后随国民党军败退台湾。朱枫接受任务去台湾也是借着给继女带孩子的名义去的。 说起朱枫这个人,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她在那个动荡年代里干的事儿,绝对是情报战线上的硬骨头。她1905年11月22日出生在浙江镇海一个布商家庭,原名叫朱贻荫,小名桂凤,后来改名朱谌之,参加革命后用朱枫这个化名。家里条件还行,父亲朱云水做布匹生意,她从小接受过点教育,读过书,但那时候女孩子多半是包办婚姻的命。17岁那年,家里安排她远嫁沈阳,成了炮厂技师陈绥卿的续弦。陈绥卿比她大不少,已经有过一房妻子,留下了个女儿叫陈莲芳,那时候陈莲芳才几岁。朱枫就这样当了继母,婚后没多久,她自己也生了个女儿,叫朱晓枫。 陈绥卿身体本来就弱,婚后不到两年就病死了。朱枫一下子成了寡妇,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那年头东北乱成一锅粥,日本鬼子步步紧逼,她得一边拉扯孩子,一边找活儿干。她在炮厂附近谋了个抄写文书的差事,白天伏案誊抄图纸,晚上回家教孩子识字。陈莲芳是她从小的责任,她把继女当亲生的养,交给妹妹帮忙照看时,也没松懈。朱晓枫小时候多病,她守着熬药喂饭,从不喊苦。这样的日子熬了十来年,朱枫渐渐接触到外头的消息,抗日救亡的浪潮起来了,她开始看进步书刊,心思活络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朱枫举家南迁,先到武汉,后来辗转湖北、安徽。她1939年进了新知书店,那地方是地下党开的据点,她负责推销书籍,顺带传递点消息。书店里堆满刊物,她清点库存时,总能夹带些小纸条。1941年,她又去香港,开办了个商行,表面上做贸易,实际是掩护情报工作。香港那时候是情报交汇点,她每天记账、接货,暗地里联络线人,收集日军动向。1945年2月,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候她已经40岁出头,但干劲儿十足。解放战争打响后,她转战重庆、上海,运营钱庄、书店,帮党筹钱、传情报。1948年秋,她奉命去香港合众贸易公司,上海解放后,她女儿朱晓枫留在大陆,她自己继续单线工作。 陈莲芳这边,长大后走的是另一条路。抗战时期,她离开东北,跑到重庆,那时候军统招人招得火热,她22岁左右,递了简历就进去了。军统局审查严,她交代家庭背景时,没提继母的底细,就这么通过了。训练完,她开始干监视、破译电报的活儿。国民党节节败退,1949年底,她随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北警务处电讯管理所上班,后来嫁给了处长王昌诚。两人刚生了个儿子,王昌诚那边帮她安排了保密局的差事,她就这样扎根台湾了。陈莲芳这辈子跟国民党绑得死死的,从没想过别的路子。 1949年10月,新中国刚成立,国民党退守台湾,党里需要情报填补空白。组织选中朱枫去台湾,她经验老道,又有现成的借口——继女陈莲芳来信,说刚生孩子,想让她去帮忙带带孙子。朱枫收拾行李,11月27日从上海乘船到基隆港,王昌诚去接的站。名义上是家庭团聚,她住了两个多月,表面帮着操持家务,实际单线联系国民党防务部次长吴石。吴石是地下党,掌握空军、炮兵的绝密资料,她每周去他家取情报,记录番号、驻地、武器数量。一次次传递,她抄了上百页笔记,还收集了台湾地理资料。1950年1月14日,她把情报缩微成胶卷,藏在信封寄回大陆。那是她最后一次联络,任务超额完成。 可好景不长,2月15日,叛徒蔡孝乾在香港被捕,供出了吴石和朱枫。国民党特务直扑台湾,朱枫和吴石双双落网。审讯时,国民党用尽刑具,她咬牙扛住,没吐一个字。蒋介石亲自下令,要活捉她审问大陆情况,但她宁死不屈。6月10日下午4点半,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她和吴石一起被枪决,年仅45岁。枪声响起时,她中了六枪,当场牺牲。国民党草草处理尸体,骨灰扔在郊外仓库,没人管。 陈莲芳夫妇因为这事儿倒了大霉。王昌诚从电讯处长位置上被撤,闲置在家,儿子上学也只能去条件差的学校。陈莲芳丢了保密局的饭碗,出去摆摊卖货过日子。两人对朱枫恨得牙痒,本来好好的生活全毁了,她拒绝领骨灰,就那么扔着不管。朱枫的亲女儿朱晓枫在大陆长大,后来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当了团级干部。她从小就想找母亲的下落,八十年代开始四处打听,辗转联系上陈莲芳的后代。陈莲芳那时候已经老了,死活不肯提旧事,骨灰的事儿拖了很久。 直到2010年,大陆这边国家出面,派人去台湾寻访。陈莲芳的儿子王永庆终于松口,确认了骨灰身份。工作人员打开仓库,拂去尘土,把盒子捧出来。12月9日,专机从台北飞北京,徐云初(朱枫的侄女)接的坛,盖着党旗。骨灰先存八宝山革命公墓,亲友围着擦拭。2011年7月14日,转运回浙江镇海革命烈士陵园安葬。车队从北京出发,沿高速南下,墓穴挖好,撒土封顶。镇海还建了枫园,立碑纪念她。朱晓枫白发苍苍,站在墓前,六十年的等待终于有个交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