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就在刚刚美国正式宣布: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这可不是普通的港口费调整,而是美国301调查的最新动作,针对中国海运业的意图十分明显。三类船舶成为征收目标,只有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获得豁免。 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收费50美元;中国建造的船舶,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取高者;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每净吨14美元。10万吨级船舶单次靠港可能多付3500万元。 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测算,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每年将增加32亿美元成本。中远海运与OOCL合计承担15.3亿美元,占比近半。部分航运联盟已开始调整美线运力,将中国建造船舶转移至其他航线。 中国9月29日修订《国际海运条例》,新增反制条款。授权政府对采取歧视性措施国家的船舶收取特别费用、限制港口进出。头部航运企业启动“船队优化计划”,将20艘中国建造大型集装箱船转至亚欧航线。 专家指出,新收费相当于对中美贸易额外加征4%关税。以上海至洛杉矶航线为例,已出现每柜1000美元的附加费涨幅。美国卡车运输协会警告,港口作业受阻可能引发全美供应链紊乱。 这场围绕航运的博弈,表面是收费之争,深层则是贸易规则主导权的较量。当全球化进程遭遇单边主义挑战,最终的代价将由所有参与者共同承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