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乘“智改数转”东风 沈阳制造提效能强韧性

转自:沈阳日报

近年来,沈阳市紧抓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机遇,推动企业效益提升、产业能级跃升,走出了一条以“智改数转”为引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批中小企业乘势而上,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创新活力。

企业转型见实效

提高生产效率

今年8月在北交所成功上市的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是沈阳的一家本土民营企业,10多年前建设这片厂区时,采用了当时行业领先的工艺布局,助力企业迅速发展成为特高压电磁线领域的龙头。

如今,在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设备运行数据实时采集、生产流程一目了然。公司董事长杨绪清介绍,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实现了从接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订单交付周期显著缩短。目前,企业正推进省内及西安厂区的管理联动,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于洪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欣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宏远电磁线实现了订单、设备、能耗、人员等全要素数据化管理,大幅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平台为企业赋能

实现数字化转型

当前,辽宁省以工业互联网为支点,推动中小企业低成本、高效率融入“智改数转”浪潮。目前,全省已建成104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工业企业7.5万户。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院长史劼透露,辽宁分中心平台服务企业近7000家,沈阳市工业数据要素登记平台正在加快建设,探索数据要素赋能企业的新路径。

沈阳市创新推行了“链式转型”模式,以沈鼓集团、特变沈变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转型。截至目前,已遴选服务商157家,推出“小快轻准”解决方案159个,累计推动近500户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乘“智改数转”东风沈阳制造提效能强韧性)

智能化成果丰硕产业能级提升

在智能化方面,沈阳市累计培育全球“灯塔工厂”1个、国家“数字领航”企业2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5家、卓越级智能工厂8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9个,建成智能工厂79个、数字化车间123个。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方面,沈阳市建成省级融合应用先导区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32个、5G工厂8家,沈飞民机、沈阳机床、米其林轮胎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14个,接入企业超4600家。

规划产业布局聚焦集群建设

沈阳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围绕航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发力,推动昌兴航空复材生产基地、高商载无人货机、eVTOL飞行器等项目建设,打造国产大飞机部件生产基地。同时,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级,支持东软医疗等企业抢占高端医疗装备市场。

在提升产业链韧性方面,沈阳市将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20项以上产品纳入省级首台套目录,支持东软集团工业软件测试验证平台等30个产业基础项目落地,全年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户以上,构建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

沈阳正以“智改数转”为突破口,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