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太阳]1995年,李铁映在看报纸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一处出现了“彝族”、“小叶

[太阳]1995年,李铁映在看报纸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一处出现了“彝族”、“小叶丹”的字眼。   1995年的人民大会堂,开国元帅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紧紧握住彝族首领小叶丹后人的手时,两家人都流下了眼泪,这是一份元帅至死都未能完成的嘱托。   时间回到1935年,长征中的红军被逼到了大渡河边,前有天险,后有蒋介石布下的重兵,唯一的生路,是穿过一片汉人眼里的“死亡禁区”——大凉山彝族聚居区。   这里不是寻常地方,几十年前,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就是因为跟彝族人结下梁子,最后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历史的教训血淋淋地摆在眼前。   面对绝境,毛泽东和刘伯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打,要去交朋友,刘伯承给先遣队下了一道死命令,无论发生什么,绝对不许向彝族同胞开枪。   这一下,就把一次军事突围,变成了一场人心的考验,这个决定,直接为红军换来了宝贵的七天时间,让他们毫发无损地走出了彝区,站在了安顺场的渡口边。   当然,光有战略远见还不够,真正打动人心的,是红军战士们实打实的行动,起初,小叶丹的部族对这支外来的汉人军队充满敌意,上来就抢走了战士们的衣服和枪支。   可让他们傻眼的是,这群士兵在冰冷的雨夜里冻得发抖,也硬是没还手,他们宁愿在草地上被蚊子咬,也绝不进村扰民,买粮食给的钱,比市价还高。   这种事,小叶丹和他的人闻所未闻,他从最初的戒备,慢慢变成了敬佩,甚至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惭愧。   当他派出管家沙马尔格去接触,并最终决定和刘伯承见面时,他准备下跪道歉,却被刘伯承一把扶住,“我们是兄弟,兄弟之间是平等的!”这句话,一下子就说到了小叶丹的心坎里。   彝海边上,他们按照彝族最看重情义的习俗,歃血为盟,刘伯承送出了自己心爱的手枪,小叶丹回赠了自己的坐骑,这个仪式,让两个男人之间的信任,升华为两个民族间的神圣约定。   然而在1935年,红军走后,小叶丹受其影响,继续在家乡组织斗争,却在1942年被国民党和内部敌人联手杀害。   1950年,刘伯承率军解放大西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寻找这位义弟,甚至准备任命他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可等来的,却是小叶丹早已遇害的噩耗,他的妻儿也为躲避追杀不知去向。   寻找小叶丹的后人,成了刘伯承元帅一辈子的心结和遗憾,这份牵挂,他一直带到生命尽头,并郑重地托付给了自己的子女。   直到1995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李铁映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小叶丹的后人生活极为贫困,孙辈甚至因此辍学,线索终于出现!在政府的安排下,小叶丹的孙子沈建国、外孙伍龙等人被接到了北京,这才有了人民大会堂里那感人的一幕。   后来,这些孩子在北京完成了学业,但他们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回到了大凉山,用学到的知识建设自己的家乡。   从七天惊心动魄的通途,到跨越半个世纪的回响,彝海边立下的那个盟约,最终由后辈们用行动做了最完美的诠释。这不只是一段长征传奇,更是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 信息来源:彝海结盟:父亲刘伯承与小叶丹在长征路上的民族礼赞——人民网2016年08月22日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