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上首相了?高市一反常态,中国暂未发贺信,日本赢家另有其人。 高市早苗的当选为自民党总裁,本来被看作是日本政坛的一次突破,甚至被认为她有可能成为日本的首相。 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这一切变得扑朔迷离,甚至充满了变数。 虽然她成为了自民党史上首位女总裁,这个“开创历史”的时刻,实际上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中的政治变革,反而显现出她的权力基础相当不稳。 高市早苗的政治根基比较薄弱,没有强大的派系支持,尽管她当选为自民党总裁,背后却是由麻生太郎和他的派系操控的结果。 麻生派的支持让她有机会站上领导的位置,但这种支持也意味着高市的自主性受到严重制约。 派阀政治在日本极其重要,没有大佬的点头,任何一个领导都很难维持稳定的局面。 高市的内阁成员基本上都将由麻生派的人选主导,这让她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没有什么自由度,显得更像是一个被推到台前的代理人,而非一位真正能够独立做决定的领袖。 高市面临的第二个大问题是她的执政联盟的破裂。 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公明党突然宣布不再支持她。 公明党提出的三个条件:不参拜靖国神社、调整移民政策、杜绝贪腐官员,表面上是政治上的要求,实际上却是在否定高市的政治立场。 这一分歧直接影响到她的政治稳定性。 首相的选举不仅仅是党内选举,还要经过国会的投票,因此,高市能否顺利成为首相,仍然充满变数。 外部世界对高市的态度也充满了变化。她在竞选期间以鹰派姿态登场,特别是在对中国问题上的立场非常强硬,曾提议监控中国的科技供应链。 然而一旦当选,她的言辞变得更加温和低调,甚至连之前强调的“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言论也消失了。 这种明显的转变,不仅让人怀疑她是否会按照之前的强硬路线行事,甚至让人觉得她是被外部压力所迫,开始尝试适应现实。 这种转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北京对她当选后的冷淡反应。 中国政府没有发来祝贺信,这种冷遇与石破茂上任时所获得的祝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在这种情况下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外交上的警告信号,意味着高市在外交上的立场将更加复杂。 毕竟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巨大,任何一方过于激烈的态度都可能对两国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高市还必须小心应对与韩国的关系。 随着日韩关系的紧张,如何在美日韩三方合作框架中保持平衡,成为高市必须面对的外交挑战。 她的每一次言行,都可能影响到与邻国的关系,甚至可能让她陷入两难境地。 相比之下,石破茂代表的路线更加稳妥,他倾向于加强日美同盟的同时,也寻求与其他亚洲邻国的合作,这种务实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得到周边国家的更多支持。 然而高市的执政路线并非没有挑战。她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延续安倍经济学中的货币宽松政策,但这一政策早已被许多经济学家批评其长期效果可能产生风险。 石破茂提出的结构性改革,则提供了一种更稳健的替代方案。 这两种不同的路线,也在暗中较量着,石破茂虽然暂时失利,但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在日本政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石破茂重新崛起,可能会对高市的政策形成巨大的挑战。 特别是在经济和外交方面,石破茂的路线可能会获得更多支持,甚至可能最终成为日本政坛的主流选择。 高市早苗虽然在自民党内获得了领导地位,但她的政治路途并不平坦。 她在党内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派系,执政联盟的破裂让她的首相之路更加不确定。 外部的压力也让她不得不在外交上保持低调,而她的经济政策也面临着被挑战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石破茂代表的另一种思路,始终是她无法忽视的存在。 日本政坛的复杂局面,让高市早苗的权力之路看起来并不稳固,反而充满了不确定性,未来的走向,可能会受到她所面临的这些政治枷锁的影响。 信源: 1.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1 公明党因何退出日本执政联盟?高市早苗首相之路悬了 2. 环球时报 2025-10-10 日媒:高市早苗有可能无法当选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