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79年阿富汗总统阿明一意孤行枪杀了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克格勃大总管帕普京,

1979年阿富汗总统阿明一意孤行枪杀了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克格勃大总管帕普京,两个小时后,他便收到了苏联特种部队攻占首都喀布尔各要害部门的消息但阿明丝毫不觉已闯下弥天大祸,直到第二天苏联人用火箭弹轰开了他的办公室……[无辜笑]   当时的美苏冷战正处于高峰时期,阿富汗这个位于中亚要冲的山地国家,因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价值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谁控制了阿富汗,谁就掌握了通向印度洋的门户,这对急于扩张势力范围的苏联来说极具吸引力。   阿富汗这片土地并非第一次成为大国角力的战场,历史上英国曾三次与阿富汗交手,但都未能完全控制这个山国。   1973年达乌德发动政变推翻查希尔国王,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国,起初达乌德靠苏联支持上台,但后来试图在美苏之间保持平衡,引起了莫斯科的不满。   1978年4月苏联支持的人民民主党发动所谓“四月革命”,达乌德在此次政变中遇害,亲苏的塔拉基上台。   塔拉基上台后全盘照搬苏联模式,推行激进改革,严重脱离阿富汗这个传统伊斯兰国家的实际国情。 1979年9月两人的权力斗争达到白热化,阿明先发制人发动政变,推翻了塔拉基并将其杀害。   阿明上台后,虽然表面上维持与苏联的盟友关系,但实际上持续打压国内亲苏势力,并不断向美国示好。 1979年12月苏联开始为军事行动做准备,苏军在苏阿边境地区建立了军级指挥机构,由国防部副部长索科洛夫元帅担任总指挥。   到12月24日侵阿苏军已集结了6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空降师、3个武装直升机团队和2个运输直升机团,共12.5万人,装备有坦克2000余辆、步兵战车1000辆。   12月27日晚代号为“风暴—333”的军事行动正式启动,苏联第154独立特种兵支队的成员假扮成阿富汗士兵,以“加强总统安保”为名进驻阿明宫周边,在率先控制了三辆警戒坦克后,苏军突破了宫殿的外围防线,“阿尔法”与“霹雳”特种小组协同推进,迅速突破了多个入口。   尽管阿明宫的驻军有多达2500名精锐卫兵,防御森严,但在苏军的突然袭击面前仍然措手不及,战斗异常激烈,喀布尔市中心的电讯大楼被炸,几处油库火光冲天,在电台中断播音又恢复后,传出的却是阿富汗的民族音乐,显然苏军已经控制了关键设施。   仅仅二十分钟后,苏军便完全控制了宫殿,士兵在办公室发现了躲藏的阿明,随后将其就地处决,阿明的家人也多数遇害,仅有一名女儿侥幸生还。   就在特种部队袭击总统府的同时,集结在苏阿边境的苏联5个师分3路大举入侵阿富汗,米格战斗机在喀布尔上空呼啸而过,第一梯队的摩托化步兵师从陆路迅速进入阿富汗境内,几天之内第二梯队也进入阿境,侵阿苏军总人数达到10万之众。   苏军入侵后,迅速扶植亲苏的卡尔迈勒上台,但局势并没有因政权更迭而平息,反而激起了阿富汗各地更强烈的反抗,阿富汗伊斯兰抵抗组织以宗教为旗帜,掀起了反对苏联及其扶持政权的“圣战”。   多方政治力量出于各自利益考虑,纷纷插手阿富汗冲突,美国、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等国成为抵抗组织的主要支持者,这使得原本的内战带上了美苏对抗的色彩。   苏联本以为能迅速平息阿富汗局势,没想到却陷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随着战争持续,苏联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国内经济也受到严重拖累。   1988年苏联国内局势急剧恶化,急于摆脱在阿富汗的困境,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步伐明显加快,最终达成日内瓦协议,苏军开始撤出阿富汗。   苏军撤出后阿富汗由于日内瓦协议的不完整性和模糊性陷入内战,国家和平、民族和解、难民返回等老问题还没解决,毒品、恐怖主义等新问题随之而来,长达十年的战争给阿富汗带来了深重灾难,据统计苏联入侵迫使500多万阿富汗人逃往国外成为难民。 回望1979年12月那个夜晚,苏联的决策者们或许以为那只是一场速战速决的军事行动,却没想到开启了改变两国命运的历程,历史告诉我们,武力干预他国内政,强加外部模式,往往只会带来无尽的冲突与苦难。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阿明真是头铁,敢直接动克格勃二把手,这不是逼着北极熊发疯吗?”   “20分钟就拿下总统府,苏军这波闪击战真是教科书级别的,但后面十年可就惨了。”   “说白了就是大国博弈的牺牲品,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又添新坟。”   “看到最后只剩女儿幸存真难受,政治斗争永远都是老百姓最惨。”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真是莽啊,但现在看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所以说小国千万别在大国之间玩平衡,很容易玩脱啊。”   “卡尔迈勒不就是个傀儡吗?后来阿富汗烂成那样他根本控不住场。”   “苏联用特种部队斩首这招,现在某超级大国是不是也学会了?”   大家觉得如果当时阿明没有杀帕普京,苏联还会找其他借口入侵吗?   官方信源:中国外交部档案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