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六周的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惠州的温暖、包容与蓬勃生机,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们一生中难忘的回忆。”近日,惠州日报社收到一篇特别来稿,稿件是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来自清华大学博士生暑期社会实践惠州支队。在信中,他们情真意切地感谢惠州在学习生活中给予的悉心指导和周到服务,点赞“惠州景美人更美”。
今年暑假,40余名清华博士生来到惠州,深入政府机关、乡镇(街道)、“百千万工程”项目组、重点企业等,围绕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及企业技术创新研发等30多项课题开展实践研究。
当学术智慧与基层实践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参与《龙门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议》编制的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材料撰写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深入了解到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这段经历更让我亲眼见证了年轻干部扎根基层的担当,也对‘工业反哺农业’‘党员服务群众’等理念有了更切身的体会。”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生周婷表示,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她对专业的理解,更让她领悟到图纸之外的责任与担当。
张诚启是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博士生,学的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他在大亚湾石化工业区环保发展有限公司的实践中参与了大亚湾第二条排海管线产能下降原因分析与研究项目。在与项目组工程师、技术专家的交流中,提升了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这次实践,更加坚定了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与决心。”张诚启说。
社会实践期间,惠州支队成员还前往产业园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部分镇村及红色教育基地等参观调研,领略惠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感受惠州发展变化与活力。
“惠州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产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田蕊回忆起实践经历,颇为感慨,得知惠州市第四届人才周进校园(北京)专场活动即将走进清华,她特别期待,“对清华学子来说,这是一次认识惠州、了解惠州的好机会,惠州是一座机遇之城,预祝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爱上惠州、走进惠州,与惠州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