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微风]10月11日发布,黑龙江一女子和家人自驾游,在G331大兴安岭地区,偶遇

[微风]10月11日发布,黑龙江一女子和家人自驾游,在G331大兴安岭地区,偶遇一只野生动物,外形像猫,仔细一看又像小老虎,女子好奇打开窗户,想近距离拍摄,她老公突然大喊,将窗户关上,这是“屠狼机器”猞猁,女子:它没有攻击,一直跟我们对视!   (信源:安徽经视——野游途中遇“大猫”美女打算与其互动,得知其身份后顿感害怕)   “太可爱了,我得拍下来!” 女子一时好奇,伸手就想把车窗往下摇,想近距离拍几张清晰的照片。   可她的手刚碰到车窗按钮,开车的老公突然大喊一声:“别开窗!赶紧关上!这不是猫,是猞猁,能屠狼的主儿!” 老公的声音又急又响,吓得女子赶紧缩回手,还下意识把车窗往上提了提。   再看那只 “猞猁”,依旧蹲在草丛里没动,只是转过头,直勾勾地盯着他们的车,黄澄澄的眼睛在阳光下泛着光,没有扑过来,也没有跑开,就这么和他们对视着。   女子松了口气,小声嘀咕:“你看它多乖,也没攻击我们啊,至于这么紧张吗?”   老公却没放松警惕,脚踩在刹车上,慢慢把车往后倒了几米,直到离猞猁有十几米远,才重新往前开,还不忘跟女子解释:“你可别被它的样子骗了,这东西看着像猫,凶起来能跟狼打架,连狐狸都怕它。”   女子后来把这段经历发到网上,还附上了远远拍的模糊照片,网友们看完后纷纷留言:“还好你老公懂行,不然太危险了”“猞猁看着软萌,其实是顶级猎手”“在大兴安岭遇到这货,千万别靠近,它跑起来比车都快”。   也有人好奇:“猞猁到底有多厉害?真能打赢狼吗?”   这里得给大家科普几个关于猞猁的知识点,帮大家认清这只 “伪装成猫的猛兽”:   第一,猞猁为啥被叫 “屠狼机器”?   猞猁虽然体型比狼小(成年猞猁体重约 20-30 公斤,狼约 30-40 公斤),但它的战斗力远超普通野兽。   它的爪子锋利如刀,能一下拍断猎物的骨头;牙齿咬合力极强,能瞬间咬住猎物的喉咙;而且它动作敏捷,擅长伏击,遇到单独的狼时,会先躲在树上或岩石后,等狼靠近突然扑下来,专攻狼的颈部和腹部,很多狼都不是它的对手。   在大兴安岭的生态链里,猞猁是除了东北虎之外,最顶级的猎手之一,狐狸、野兔、狍子都是它的猎物,甚至能捕食比自己体型大的鹿。 第二,猞猁不攻击人,是不是就安全了?   猞猁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因为它对人类有天然的警惕性,通常会主动避开。但这并不代表它 “安全”—— 如果人类主动靠近、挑衅,或者让它觉得自己的幼崽受到威胁,它就会发起攻击。   猞猁的爪子和牙齿能造成严重的伤口,而且它反应极快,人类根本来不及躲避。就像这次女子想开窗,一旦猞猁觉得受到威胁,扑过来抓伤她,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在野外遇到猞猁该怎么办?   首先要保持冷静,别尖叫、别奔跑,因为奔跑会激发猞猁的捕猎本能;其次要慢慢后退,和猞猁保持安全距离,不要直视它的眼睛(直视会被它视为挑衅)。   如果猞猁表现出攻击姿态(比如弓起身子、炸毛、发出低吼),可以捡起身边的树枝、石头等物品威慑它,但不要主动攻击;最后,尽快离开现场,不要长时间停留。   有经常去大兴安岭自驾游的网友分享经验:“去这种偏远地区,最好提前了解当地的野生动物,车里备点防熊喷雾、强光手电,遇到野兽别好奇,远远看着就好”“去年我在林区遇到过猞猁,它就在车旁边走,我连车窗都不敢开,等它走了才敢动”。   女子后来也说,幸好老公及时制止,不然自己可能真就犯了错。“以前只在纪录片里见过猞猁,没想到现实中遇到了,一开始还觉得可爱,现在想想都后怕。”   她也提醒其他去野外自驾游的人:“遇到不认识的野生动物,千万别靠太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其实,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好,经常能看到猞猁、狍子、野猪等野生动物,这是好事,说明咱们的生态保护有成效。   但也正因为如此,去这些地方游玩时,更要懂得和野生动物 “保持距离”—— 不打扰、不挑衅、不伤害,既是保护它们,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在野外遇到过野生动物吗?当时是怎么处理的?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经历,也让更多人知道,遇到看似温顺的野生动物,该如何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