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头乐”能卖却不能上路?4个真相扎心了! 花几千块买的“老头乐”,开上路就被查?明明门店里公然售卖,咋就成了“违规车”?这事儿背后的门道,今天一次说清! 1. 生产没“国标”,安全靠“厂家自觉” 它算“电动四轮车”,不属于机动车,生产不用过国家强制标准,全凭厂家自己定规矩。车身薄、刹车软都是常事,安全根本没保障。 2. 申报“打擦边”,本就不该上马路 厂家报的用途是“厂区代步车”,只准在封闭园区里开,从一开始就没把“公共道路”算进去,上路本身就不符合申报场景。 3. 销售“藏猫腻”,专挑“省心”说 销售时绝口不提“限行区域”,反而天天强调“不用上牌、不用驾照、不用买保险”,等消费者开上路被查,才知道踩了坑。 4. 上路像“移动炸弹”,事故率超高 车身窄、底盘轻,一拐弯就容易飘,还没安全气囊。遇上汽车根本没“还手之力”,每年因“老头乐”引发的交通事故,真不少见! 说到底,“老头乐”的便利是真的,但违规上路的风险更得重视。家里有老人买的,赶紧提醒别开上主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