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墨香润校园书写传经典——新野县前高庙乡郭湾学校开展书法进校园主题活动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引导青少年感受汉字书写的艺术魅力,新野县前高庙乡郭湾学校于10月12日开展了“书法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以笔墨为桥、以汉字为媒,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浓浓书香。

活动开始后,由各年级语文老师担任“特邀书法导师”,为师生带来一场生动的书法启蒙课。课堂上,书法导师们没有急于讲解复杂的技法,而是从“汉字的起源”说起——结合甲骨文、金文的演变故事,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水’字为何像流动的波纹”“‘山’字如何模仿山峦的形态”,让学生先明白“汉字里藏着古人的智慧”。

随后,导师们现场示范基本笔画:握笔时“指实掌虚”,写“横”要“起笔稍顿、行笔平稳”,写“竖”需“挺拔有力、收笔利落”。他们一边写,一边用比喻让技法更易理解:“写‘撇’就像树叶飘落,由重到轻;写‘捺’好比人迈开步子,舒展稳重。”台下的学生们听得入神,纷纷举起小手提问:“老师,为什么写‘人’字要‘撇轻捺重’呀?”导师笑着解答:“这既是书法的平衡美,也像做人——既要谦逊,也要有担当的力量。”生动的讲解让书法课不仅是“学写字”,更成了“悟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环节,学校为各年级学生准备了毛笔、宣纸、墨汁,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在书法导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始沉浸式练习。

低年级学生从“点、横、竖、撇、捺”基础笔画练起,虽然握笔还略显生疏,但眼神专注,一笔一划认真临摹;中高年级学生则尝试书写简单的汉字或经典短句,比如“天道酬勤”“宁静致远”,导师们巡回指导,弯腰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用红笔在宣纸上标注需要改进的地方。“你的‘横’写得很平稳,如果起笔再轻一点就更好了!”“这个‘勤’字结构很匀称,继续加油!”鼓励的话语让学生们更有信心。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书法互动小游戏”:“猜字体”——从楷书、隶书、行书的作品中辨认字体;“找错误”——找出展示作品里不符合笔画规范的地方;“我是小评委”——学生互相点评习作,在交流中提升认知。五年级学生轩轩拿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原来写字不是随便涂画,每一笔都有讲究,写完后看着纸上的字,特别有成就感!”

为让书法文化持续浸润,活动结束后,学校将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整理成册,并在校园走廊、宣传栏、图书馆打造“墨香展示区”,既有工整的楷书习作,也有稚嫩却认真的笔画练习,每幅作品旁都标注着学生的姓名和班级,让学生在展示中收获认可,也让全校师生在行走间感受书法之美。

同时,学校还发起“‘墨香传家’亲子书法行动”:向家长发放《书法文化亲子活动倡议》,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每天练字10分钟”,鼓励孩子教家长握笔姿势,家长和孩子共同书写家训、古诗,并用照片或视频记录过程。不少家长反馈:“和孩子一起练字时,家里少了电视、手机的声音,多了笔墨的清香,还能和孩子聊聊汉字背后的故事,特别有意义。”

此外,学校还计划将书法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每周开设1节“书法微课堂”,由语文老师结合课文中的汉字,讲解书写技巧;每月举办“班级书法小竞赛”,围绕“写好规范字”“书写经典诗词”等主题开展,让书法练习从“活动式”走向“常态化”。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让孩子从小接触书法,不仅能写好字,更能在笔墨间感受文化根脉。”郭湾学校校长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搭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平台,通过书法、国画、传统诗词等更多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化自信,成长为兼具知识素养与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少年。

(通讯员白晨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