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现在全网最无辜的人,就是安徽那32户家庭了吧,谁能想到,他们楼里出现了一个奇葩,

现在全网最无辜的人,就是安徽那32户家庭了吧,谁能想到,他们楼里出现了一个奇葩,把他们的房子都给整没了。 各位义父,点个关注,欢迎评论,爱你们哦 2024年8月,安徽某小区的李阿姨像往常一样早起买菜,刚走到单元楼下就发现不对劲——墙面怎么多了几道手指宽的裂缝,连楼梯间的瓷砖都翘了边。 她赶紧喊来邻居,大家围着楼转了一圈,越看越心慌,最后在一楼一户人家的窗外找到了源头:这户人家正偷偷挖地下室,挖掘机的轰鸣声还藏在厚重的窗帘后,可地面已经陷下去一块,连旁边的承重墙都露出来了。 这32户人家,大多是2018年前后买的房,有人是掏空六个钱包凑的首付,有人是攒了半辈子退休金买的养老房。王大哥是做装修的,他蹲在裂缝前摸了摸,脸色发白:“这承重墙一挖,整栋楼的受力都变了,现在这房子跟‘危房’没两样。”大家第一时间找物业,可物业经理支支吾吾,只说“已经跟那户业主沟通过了”,再问具体怎么处理,就说“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劝”。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户人家装修时根本没提交方案,物业也没去巡查,直到裂缝都蔓延到三楼了,才后知后觉。 更让人心寒的是找那户“罪魁祸首”的时候。业主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面对找上门的邻居,他居然说“我在自己家挖地下室,跟你们没关系”。有人忍不住反驳“你挖地下室把楼搞裂了,我们怎么住”,他却翻了个白眼关上门,再也不肯出来。 其实这种私挖行为早就违反了规定,《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里写得明明白白,禁止擅自拆改承重墙、挖掘地下室,可真到出事了,违规的人倒是躲得干净,苦的是这32户无辜业主。 有业主提议打官司,可找律师咨询后才发现,维权比想象中难多了。首先得找专业机构做房屋安全检测,一次就要五六万,这笔钱谁来出成了难题;其次要收集证据,可物业没拍过装修现场,邻居们也只有几张裂缝的照片,能不能认定是那户人家挖地下室导致的,还得打个问号。 更让人担心的是,就算赢了官司,要是对方说自己没钱赔偿,难道还能让他把地下室填回去不成?之前河南就有个类似的案例,一户人家私拆承重墙致整栋楼成危房,最后违规业主只被判了缓刑,12户业主的损失根本没补上。 这时候大家才想到找政府部门。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来了之后,先组织大家撤离,把暂时没地方去的老人安排到附近的酒店,又联系住建部门做检测。检测报告出来后,上面写着“建筑抗震等级下降60%,需立即加固,加固费用约200万元”。 这笔钱怎么凑?街道办协调了物业从维修基金里出一部分,又跟那户违规业主协商,最后对方只愿意出50万,剩下的缺口还得32户人家分摊。有网友在网上看到这件事,留言说“凭什么违规的人少出钱,无辜业主买单”,这话戳中了大家的痛处,可现在为了能住回自己家,也只能先认了。 这件事里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房屋保险。这32户人家中,只有3户买了房屋财产险,剩下的人都以为“房贷保险”就够了。其实房贷保险只保还不上贷款的情况,像这种房屋结构受损,得靠房屋财产险来赔。去年全国城镇居民房屋财产险投保率才12%,安徽更低,只有8%,很多人觉得“自己家房子不会出问题”,可真遇到事了,才知道没保险有多被动。 现在这32户人家还在外面租房住,加固工程要到2025年3月才能结束。有人说“早知道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就该跟小区业主一起定个装修公约,谁违规就罚钱”,这话倒是提醒了大家。上海有个小区就做得好,业主们一起约定,装修要交5万押金,还成立了监督小组,每天去巡查,这几年就没出过违规装修的事。 其实这32户人家的遭遇不是个例,2024年全国因违规装修引发的纠纷比去年多了28%。说到底,还是违法成本太低,监管又不到位。要是能像有人提议的那样,把这种私挖承重墙、导致房屋成危房的行为,纳入更严重的处罚范围,说不定能少些人铤而走险。 你觉得这32户人家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你所在的小区有预防违规装修的好办法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评论列表

人世如潮
人世如潮 2
2025-10-15 07:52
施工队不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