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好像对充电桩的充电数据不感冒,所以很多充电桩品牌也就淡化了显示成本,不过我们常常做测试,对电池温度,充电功率变化,电压电流等数据会比较敏感。
其实对用户来说,很难精准的感受从30%到80%的时间,而是从找到充电桩开始,停车,插桩,开充,到结束,大家只在乎整个过程时间。
你平时会注意这些充电数据吗?我与汽车的日常
大多数人好像对充电桩的充电数据不感冒,所以很多充电桩品牌也就淡化了显示成本,不过我们常常做测试,对电池温度,充电功率变化,电压电流等数据会比较敏感。
其实对用户来说,很难精准的感受从30%到80%的时间,而是从找到充电桩开始,停车,插桩,开充,到结束,大家只在乎整个过程时间。
你平时会注意这些充电数据吗?我与汽车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