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新建柳州至梧州铁路太平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柳梧铁路全线54座隧道全部贯通,为后续全线铺轨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从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规划构想,到如今桥隧纵横的建设实景,柳梧铁路用百年跨越,在八桂大地架起了连接西南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钢铁脊梁。这条串联四市的交通干线,不仅破解了区域发展的交通瓶颈,更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柳梧铁路项目正线全长238.167公里,桥隧比达72.5%,是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线路途经柳州、来宾、贵港、梧州等城市,共设10个车站。
柳梧铁路重塑了桂东的交通地理格局。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核心工程,238公里的线路将柳州至广州的时空距离从9小时压缩至4小时内,终结了桂中至大湾区无直达铁路的历史。柳州的汽车零部件借铁路抵梧州港出海,梧州的矿产经铁路供柳州工业,30%的物流成本降幅让“工业重镇+港口枢纽”的协同效应彻底释放,与南广铁路形成的客货互补网络,让广西“东融”脉络愈发清晰。
柳梧铁路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铁路为特色产业打开了广阔市场:柳州螺蛳粉的酸笋、豆角借绿色通道销往全国,梧州六堡茶沿铁轨走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让农民腰包鼓了起来。沿线乡村依托铁路发展的民俗旅游,更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致富源泉,铺就了共同富裕的民生之路。
柳梧铁路彰显了基建强国的技术底气。面对喀斯特地貌与珠江水系交织的难题,建设者用智慧破解挑战:紫荆瑶山隧道通过“地表预加固+微台阶封闭”工法征服浅埋段,龙凤特大桥以“双层钢护筒”技术攻克31米串珠溶洞。蒸汽养护系统将梁体养护缩至48小时,北斗定位实现毫米级架梁精度,8项专利与4项省部级工法见证着“品质工程”的匠心。
百年梦圆,龙腾八桂。柳梧铁路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连接线,更是区域协同的经济线、乡村振兴的民生线。当钢铁巨龙在2026年全线贯通,它必将以更强动能推动广西融入大湾区发展,为西南地区开放型经济注入无限可能。
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