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次是真不装了,直接把桌子掀了。10月16日,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他没聊小米SU7又卖了多少台,也没说下一款车有什么黑科技,反而对着台下所有同行,来了一次掏心窝子的“喊话”。 这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宏大的愿景,却句句都戳中了当下汽车行业的痛点,让人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 雷军所说的共建共享,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放在现实里,却没那么容易实现。现在的车企,在充电设施建设上,简直是在盲目扩张。 你在这个城市建了一批快充桩,我就必须在另一个城市建更多的超充站,哪怕很多充电桩每天的使用率还不到三成,也没人愿意停下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必要。 小米作为汽车行业的新人,充电网络建设肯定落后于那些老牌车企,这时候喊共建共享,说白了就是想借助别人已经建好的基础设施,节省自己的时间和成本。可要是真的要共享,小米愿意把自己研发的智能座舱技术拿出来,让其他车企免费使用吗?我想没几个人会相信。 智能汽车行业的内卷程度,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激光雷达以前是高端豪华车的配置,现在就连十几万的家用车,都把激光雷达当成了标配;芯片算力更是一路飙升,1000TOPS都成了最低标准,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这些性能根本用不上,纯属浪费。 雷军说行业别再内卷了,可小米SU7刚上市的时候,不也把零百加速的数据当成最大的卖点来宣传吗?这种“你们先别卷,等我赶上你们再说”的想法,同行们心里都清楚得很。 避免重复造轮子,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可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每个车企都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当成宝贝,不肯轻易示人。 电池的配方是机密,生怕被竞争对手模仿;自动驾驶的算法更是层层加密,一点信息都不肯泄露。就连车载导航这种最基础的功能,都被百度、高德、腾讯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阵营,车企选择了其中一个,用户就只能用这一个,没有其他选择。 雷军当年做手机的时候,安卓系统被各大厂商改得乱七八糟,不仅导致系统卡顿、兼容性差,还浪费了大量的研发资源,这个教训他不可能不记得。 充电标准统一的问题,已经被讨论了五年,可直到现在,依旧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特斯拉的超充桩,只对自家车主开放,不管其他品牌的车主有多着急,都不让用;蔚来的换电站,也只服务蔚来车主,不对外共享。 小米现在站出来呼吁大家共建共享,可它自己又能拿出多少有价值的核心技术来和别人交换呢?在商业社会里,没有利益的交换,一切合作都是空谈,光靠喊口号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不过雷军有句话说得很对,再这么恶性竞争下去,整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现在的汽车,配置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贵,三四十万的车已经很常见了,普通消费者根本买不起,车企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研发,却因为价格战赚不到钱,最后只能陷入亏损的境地。 德国和日本的车企,几十年前就开始组建技术联盟,一起研发新技术、分摊成本,实现了共赢,而中国车企还在互相打价格战,你降一万,我就降两万,最后把整个行业的利润都压得极低。 这次雷军选择在这个时候喊话,时机把握得非常好。小米刚在汽车行业站稳脚跟,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这时候出来呼吁合作,既能赢得好名声,又能试探其他车企的态度。 要是早半年,小米还没有拿出像样的成绩,这时候说这些话,只会被同行嘲笑,甚至可能被排挤。现在趁着行业处于寒冬,大家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这时候提出合作,无疑更容易引起共鸣。 其实行业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恶性竞争对谁都没有好处,只有合作才能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可问题在于,谁都不愿意先做出让步,谁都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毕竟在商业竞争中,信任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先迈出共享的步伐,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反而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那么,到底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让车企们愿意放下成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建,让整个行业走出恶性竞争的泥潭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