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呈贡:监督护航激活非遗传承新动能

呈贡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障非遗传承工作的健康有序推进,呈贡区纪委监委坚持靠前监督,靶向施策为非遗传承保驾护航。

该区纪委监委首先聚焦资金监管,由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动各街道纪工委深入到各个非遗项目实施单位,详细查阅账目,对政府下拨的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查。通过严密的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杜绝了资金挪用、浪费等现象。

“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为非遗传承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呈贡区纪委监委驻区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表示。在监督过程中,针对发现的个别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纪检监察组立即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同步建立长效的资金监管机制,从源头上保障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政策落实情况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重点。近年来,呈贡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非遗传承的政策,纪检监察机关同步跟进监督,确保政策执行落实到位。通过深入基层,与非遗传承人、相关企业和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加大整改落实力度,以有力有效监督,为非遗传承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还注重对非遗传承工作作风的监督。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和检查,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进行评估。对于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通过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服务优质的工作队伍,为非遗传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此外,为保障非遗传承工作有序推进,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文化和旅游局强化对非遗传承工作监督保障机制。在培训传承领域,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体系。事前严格审核非遗传承人培训方案,对专家资质、课程内容等进行把关,确保“民间绘画培训班”“非遗传承人业务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契合非遗传承需求;事中通过不定期抽查方式,监督培训授课质量、学员参与度,保障技艺提升、文化内涵解读等课程扎实开展;事后建立效果评估机制,对培训成果进行验收,确保非遗传承人技艺水平切实提高。同时,加强对推动非遗传承与重要历史片区保护开发结合事项的监督,平稳推动非遗传承与呈贡区重要历史片区结合。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9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省级6项(瓦猫、菱角、剪纸等)、市级10项(滇剧、汉族刺绣等)、区级3项(臭豆腐、民间绘画等);70名各级非遗传承人及11个非遗传习基地(点)分布于乌龙、洛龙等多个街道社区,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与阵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监督职能,不断完善监督机制,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保驾护航,推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雍海杨红仙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