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自己的国家!”10月16日,上海虹桥机场,2名外国游客等飞机时,直接把鞋子脱掉,躺在大厅的连椅上,一个人就占了3个位置!虽然有人上前劝阻过他们,可2名外国人根本不听,机场回应:纯属个人素质问题,不会因为是外国人不管。 上海虹桥机场候机大厅出现了让人无奈的一幕,两名旅客脱掉鞋子,直接躺在连排座椅上,每人占了三个座位,周围不少人在找座位,但他们似乎并没意识到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有乘客上前提醒,希望他们能坐起来腾出空位,但并未得到回应,这种场景在各大机场、火车站其实并不罕见,只是这次因为占座数量多、态度明显,引发了更多关注。 机场工作人员后来回应说,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会加强现场巡查,他们强调所有旅客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没有谁享有特殊待遇。发现类似行为会及时劝导,必要时会请安保人员介入。 公共场所的座位本就紧张,尤其是节假日或者航班延误的时候,一个人占多个座位,意味着其他人只能站着或者坐地上,这不是什么大事,却关系到每个人的出行体验。 类似的情况在各个交通枢纽都时有发生,有人用行李箱占座,有人把脚翘到对面座位上,还有人直接躺下睡觉。大部分人被提醒后会配合,但也有少数人觉得“先到先得”,拒不让座。 其实很多城市的文明行为条例里都有相关规定,要求在公共场所主动礼让、不抢占座位,从法律角度看,如果行为严重扰乱公共秩序且劝阻无效,管理方可以请公安介入处理。 2015年就有过案例,一名旅客在飞机上强占他人座位导致航班延误,最后被行政拘留7天,虽然候机室占座的情节相对轻微,但同样属于不文明行为,理应得到纠正。 问题的关键在于执行。很多时候工作人员劝说了,旅客不听,然后就僵在那儿,管理方需要建立更明确的处理流程,比如多次劝阻无效后如何升级处置,是否请安保介入,如何取证等等。 有些机场已经在尝试新办法,比如增加巡逻频次,在显眼位置张贴文明出行提示,甚至设置“不文明行为曝光台”,还有地方探索把严重扰序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对多次违规者采取限制措施。 出门在外谁都希望舒服点,但公共空间就是需要大家互相体谅,你多占一个座位,可能就有人得站着等两个小时,这不是什么道德高标准,只是基本的公共意识。 如果是你赶了一天的路,拖着行李在候机室转了好几圈找不到座位,看到有人脱着鞋躺三个位置上睡觉,会是什么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放在哪儿都适用。 “这俩老外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直接把虹桥机场候机厅当自家沙发了,一人占三个座,还脱鞋,味儿不味儿啊?周围的人都得站着等飞机,看着就来气!” “要我说,这种事跟哪国人真没太大关系,就是个人素质问题,我上次坐高铁,也碰到一个大叔一个人占俩座,行李放上面,说了半天才不情愿地挪开。” “哪儿都有不太注意的人,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机场回应说“外国人没有特权”,这话说得在理。” “但光劝解和加强巡逻感觉不够给力啊,当时要是劝了不听,是不是得有更进一步的措施?比如明确告知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甚至可以根据相关规定提出警告。” “总不能老是“下次注意”吧,规则得立起来才有用。 有网友提到拉黑名单甚至禁止入境,心情可以理解,但可能有点过了。” 不过对于那些多次违规、扰乱公共秩序的人,建立个信用记录,限制一下他们乘机,我觉得这主意挺靠谱的,让他们长点记性。 你们觉得对于这种在公共场所不听劝阻的不文明行为,除了劝导,还有什么更有效又可行的办法来管理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高见! 信源:第一现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