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820种陆生野生动物栖居惠州惠东

日前,惠州市惠东县在稔山镇莲蓬村苏茅埔村民小组举行爱鸟护鸟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保护野生鸟类的意识。活动现场,惠东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摆放了不少关于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宣传资料,尤其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小册子、海报以及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等,吸引了不少村民观看。

该活动的举行拉开了惠东县全面开展保护鸟类活动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整治工作的序幕。据了解,惠东县现存陆生野生动物820种,其中野生鸟类156种,保护野生鸟类是该县保护野生动物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惠东县创新“社区共治”管理模式,积极推动生态巡护员岗位与村民就业有机结合,既实现了保护成效的显著提升,又切实改善了当地民生,达成“保护成效+民生改善”的双赢局面。未来,惠东县将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及资金投入,重心下移,落实责任到镇村,形成齐抓共管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局面,并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守护好野生动物资源安全,确保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构建网络

参与建立“环莲花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

惠东县宝口镇佐坑村位于莲花山乌禽嶂山脚下,野生动物众多。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此前该村有众多猎手以捕捉售卖野生动物为生。如今,该村村民早已经放下了猎枪,投身保护野生动物行列中。村里还成立了中华穿山甲巡护队,致力于保护山野中的“精灵”。“以前我还是猎人,现在我们都懂法了,都知道要保护它们。”佐坑村村民徐祝多说,他如今也是巡护队的一员,每天和村民一起巡山,守护这一片山林。

“现在中华穿山甲种群已经慢慢恢复了。”惠东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惠东以中华穿山甲等旗舰物种保护为重点,创新“社区共治”管理模式。由当地村民组建的巡护队积极开展反盗猎巡护及保护宣传工作,3年来累计巡护超2000人次,累计巡护里程超1万公里,有效防范了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行为的发生,建立了初步的管理与保护机制。经监测数据分析得出,栖息地质量不断向好,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

为了更精准地掌握巡护数据,今年以来,惠东县充分依托“惠东县林长制智慧平台”,实现对保护区内巡护轨迹的数字化、精细化监管,有效提升了保护工作的效率与科学性。同时,莲花山脉是广东东部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环莲花山脉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关系到环莲花山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惠东积极参与建立“环莲花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与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周边县区检察机关紧密协作,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共同守护莲花山保护区。

收容救助

群众自发救护海龟、中华穿山甲

今年8月,家住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胡志彬,在离岸不远的海域上游玩时,发现海面上有一只被困住的海龟。他回忆,当时海龟被渔网紧紧缠住,如果不及时救助恐有生命之虞。为此,他和朋友当机立断,将海龟救上岸。经过仔细观察,海龟没有明显的受伤情况,胡志彬便把它带到了更远的海域放生,“我们今年救了3次海龟,都在这一片区域。海龟是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看到海龟遇到危险肯定要去解救。”

如今,惠东群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普遍提高,胡志彬只是其中一个代表。惠东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惠东县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通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题讲座、发放野生动物保护倡议书、在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竖立宣传牌、入户宣传等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传递到各镇各村,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宣传,全县群众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发现受伤野生动物都会及时与县林业局联系。其中,2022年以来共有3只受伤的中华穿山甲被群众发现,并主动移送林业部门实施收容救护。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好、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高,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需求也逐年增大。惠东县结合实际,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永记生态动物园开展野生保护动物收容救护等工作。仅2023年,该动物园救护站共出警428次(同比增长35%),收容救助野生动物317只/条(同比增长32%)。其中,收容救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穿山甲、海龟、江豚、眉纹天蚕蛾。通过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收容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专项行动

组建“海上护鸟小队”保护野生鸟类

近年来,随着惠东县全力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推动红树林种植,成效明显。如今,铁涌、黄埠盐州沿海滩涂绿树成荫,成为鹭鸟的天堂,形成了“落霞与群鹭齐飞,湿地共长天一色”的优美画面。为了更好地保护鹭鸟等野生鸟类,惠东县沿海乡镇的护林员联合渔民组建“海上护鸟小队”,重点排查滩涂、红树林等候鸟觅食区。

“海上护鸟小队”只是惠东县近期启动的全面开展保护鸟类活动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整治工作之一。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惠东的鸟类资源丰富,考洲洋红树林湿地等区域更是众多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惠东于10月7日启动保护鸟类及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整治行动,筑牢鸟类生态保护屏障。行动过程中,全县组织镇村干部、护林员队伍,对山林、果园等重点区域开展“清网清套清夹”常态化巡查;惠东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与林业局联合执法,对非法捕猎行为依法查处。同时,惠东县大力推广生态友好型防鸟网,积极破解“护鸟护农”矛盾,实现“防鸟不伤鸟、护产也护生态”的目的。

此外,惠东县充分运用“林长+”协作机制以及县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一方面不断强化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每年精心组织“清风行动”,聚焦餐饮饭店、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贩卖、运输、食用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组织乡镇、基层护林员等力量,聚焦山林、果园、菜地、鱼塘、滩涂、湿地、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候鸟迁徙通道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拉网式排查,从源头上严格防范非法猎捕鸟类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的发生,筑牢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