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爸是谁吗?”上海高一女生再出狂言:像你这样的大专生有资格和我说话吗?你知道我爸爸是干什么的。学校:我们第一时间就介入处理了。 这段在网上流传的视频,没什么花哨的画面,就是普通教室里发生的一幕,却看得人心里发堵。 视频里的高一女生,手里攥着饮料,没说几句话就直接往旁边男生身上泼,动作又快又狠,饮料顺着男生的衣服往下滴,估计浑身都湿透了。 她嘴里还不停念叨着那些刺耳的话,翻来覆去就是“你没资格和我说话”,仿佛“大专生”这三个字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标签,能让她站在高高的地方俯视别人。 一开始男生没吭声,估计是不想把事情闹大,就那么默默的坐着,任由饮料泼在身上,可他越沉默,女生反而越得寸进尺,泼完一瓶又拿起另一瓶,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换作谁被这么对待,心里的火气都压不住。终于,男生忍不住了,上前一把锁住了女生的脖子,女生这才没了刚才的嚣张劲儿,瞬间安静下来。之前一直坐在旁边的同学,这时候才慌忙站起来,一边喊着“干什么干什么”,一边伸手把两人拉开,生怕真出什么事。 视频传到网上后,评论区里吵翻了天。有人最关心的是女生嘴里的“爸爸”,到底是什么身份,能让她有这么大的底气,觉得别人连和她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也有人注意到了旁边同学的反应,女生泼水的时候,大家要么低着头假装没看见,要么悄悄把椅子往墙边挪,没人敢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可男生一还手,所有人都立刻“醒”了过来,忙着劝架阻止,这双标的态度让人觉得别扭。 其实比起泼出去的饮料,更让人寒心的是这场闹剧里藏着的东西——女生那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把家庭背景当成欺负人的资本;还有旁观者的沉默,明明看着不公,却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藏着的都是家长的影子。如果家长平时总把“身份”“地位”挂在嘴边,觉得有钱有势就能高人一等,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养成这种傲慢的性子,觉得可以随意轻视别人。 可读书的意义,从来不是用学历划分三六九等,更不是用家庭背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那个被泼饮料的男生,就算是大专生,也不该被这样侮辱;而那个女生,就算家庭条件再好,用这种方式欺负人,也赢不了半分尊重。学校说“第一时间介入处理”,可处理的不该只是表面的争执,更该让女生明白,尊重他人是最基本的教养,家庭背景从来不是嚣张的理由,也该让那些沉默的同学知道,面对不公时的冷漠,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到底是家庭的纵容让孩子变得傲慢,还是环境的沉默让欺负人的行为有了生存的土壤?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