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3日,“第二届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全国各高校、文博单位70余位文化遗产领域的资深专家、杰出从业者及青年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这一前沿议题展开交流,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术进步与实践创新。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16位专家作主旨发言,进行学术研讨。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等关系探讨”“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与多元阐释”“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创新路径”“文化遗产研究的跨学科视角与前沿方法”等议题,从理论探索、前沿方法与案例剖析等维度,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一线实践经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蕴含无限的活力和潜力,不仅是文明记忆的载体,更是服务当下、启迪未来的精神锚点,要进一步强化理论创新、推动跨界融合、深化实践导向,以更好实现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据了解,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已连续两年举办“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主题学术论坛。相较于首届论坛,本次论坛广泛邀请青年学者、一线从业者参与,为文化遗产事业培养先锋力量和后备人才。论坛期间还特别设置“第二届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展”,以海报形式展示了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青年学生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搭建起青年学子学术交流展示成果的平台。
(冯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