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重头戏,广州粤剧院倾力创排的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在上海宛平剧院成功上演,为上海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剧中,李嘉宜饰演的卢眉娘,将“沉稳中见灵动,淡泊中显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此次演出亦是她角逐第3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的关键亮相。
演出前,李嘉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双绣缘》是一部含蓄、典雅、柔美的讲述女性群像故事的剧目。卢眉娘和我以往演绎过的花旦、闺门旦有共性,但更有独创性。她人如绣品,外在温婉从容,内在坚定坚韧。特别是在面对天子求婚时的抉择——‘他是郎官,我敢嫁。他是天子,我暗愁生'这句台词,精准戳中人物内心的清醒与挣扎。”
“最具挑战的正是如何外化这种内心的‘清醒’。”李嘉宜坦言,“她没有激烈的外部动作,所有的挣扎、情愫与决断,都需要通过极其细腻的眉眼、气息和指尖来传递,尤其是在‘赠镯’与‘献绣’两场重头戏中,要演出层次——从爱慕的温热,到察觉束缚的微凉,再到最终释然的坦然。这比演绎一场轰轰烈烈的生离死别,更需要‘内功’。”

今年是广州粤剧院第一次参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李嘉宜谈到,“能够携《双绣缘》参与本次文化周,我既感荣幸,更深感责任在肩。上海与广东,同样拥有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当粤剧的旋律在上海的剧场中响起,它不仅是粤港澳同胞耳熟能详的乡音,更成为一扇面向新观众的窗口——我看到台下不仅有广东乡亲会心的微笑,也有许多初次接触者的惊喜目光,艺术正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最美的那条纽带。我们不仅要讲好大湾区故事,也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两天演出,我们全员上下都铆足一股劲头,要让上海观众看到广绣的精致、粤剧的韵味,以及湾区文化开放、包容、创新的时代精神,也要让全世界看到、听到中国声音。”
李嘉宜表示:“《双绣缘》是我在‘守正创新’路上的一次重点实践。要吸引年轻人,关键是要让传统艺术与他们‘同频共振’。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粤剧就是我们共同的文化DNA。通过创作像《双绣缘》这样‘颜值高’‘三观正’‘体验佳’的作品,我们希望能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更多年轻人因为喜爱而走近它,因为理解而加入我们,共同为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青春活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晓璐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晓璐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晓璐
图片由广州粤剧院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