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李西廷借研发并购打造2700亿帝国 迈瑞医疗赴港上市迈向全球领先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

74岁的李西廷开启了新的资本征程。

10月14日,迈瑞医疗(300760.SZ)发布公告,公司筹划赴港上市事宜,目的是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当日,迈瑞医疗还宣布,成明和不再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

这意味着,迈瑞医疗“三剑客”仅李西廷一人“港股远征”。

1991年,李西廷、成明和、徐航这三名不甘平庸的才子踏上了创业征程。看到了中外医疗技术的差距,李西廷决定做中国医院买得起的设备。从代理起步,升级为自主研发,从监护仪到彩超,再到呼吸机,从国内到全球,李西廷推动迈瑞医疗的产品品类日趋丰富,市场版图不断扩大。

34年创业,李西廷博得不菲财富。在2025年福布斯新加坡富榜上,李西廷以130亿美元财富位列第5位。

有人总结,将自主创新植根于迈瑞医疗的基因中,坚守医疗企业一域,充分借力资本,是“技术男”李西廷取得成功的法宝。

从中国领先迈向全球领先,李西廷正在借助资本之力前行。

“技术男”创出“中国领先”

李西廷创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厚积累与时代机遇碰撞的结果。

李西廷的早期经历,堪称一部寒门子弟逆袭的奋斗史。1951年,李西廷出生在安徽宿州砀山县的一个农村家庭,1966年成为湖北神农架山区的一名工程兵。1973年,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从事超导磁体的研究工作,1980年代初期作为访问学者在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深造超导磁体技术。归国后,他加入中国最早的医疗器械公司——深圳安科(中美合资)。在这里,他结识了成明和与徐航。

在深圳安科,李西廷深切感受到国内医疗设备的匮乏以及面临的国际垄断困境。而“看病贵”触发了李西廷创业决心。迈瑞医疗就此诞生。

迈瑞医疗成立初期通过代理进口医疗器械,一年内,李西廷就赚取了第一桶金。

李西廷很清醒,代理,只能是小打小闹,迈瑞医疗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他决定自主研发。

1993年,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多参数监护仪问世,这台监护仪就出自迈瑞医疗,其售价仅为4万元,远低于进口产品。紧接着,迈瑞医疗研发出了准全自动三分群血液细胞分析仪。

1999年,迈瑞医疗以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为主的三大业务基本成型,并成功实现了从代理商到生产商的转型。

仍然是借助研发,迈瑞医疗的超声诊断仪、生化分析仪、除颤监护仪、肝超仪、呼吸机等产品相继上市,创造了多个“第一”。

产品线不断拉长,品类不断丰富。截至目前,迈瑞医疗主要产品覆盖三大业务领域:体外诊断、生命信息与支持以及医学影像,同时孵育微创外科、动物医疗和心血管等潜力领域产品。2024年,公司投入40亿元资金进行研发,超过营业收入的10%。

如今的迈瑞医疗已经成为中国领先、创新驱动的国际化医疗器械以及数智医疗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及地区。

“三剑客”与资本运作

探究迈瑞医疗的崛起,不得不提“三剑客”。

徐航,1979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87年入职深圳安科。在此期间,徐航领导了中国第一台彩色B型超声诊断仪的研制开发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明和,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1988年入职深圳安科。

三名天之骄子在深圳安科结缘,于1991年辞职联合创立了迈瑞医疗,以图一展抱负。这就是闻名医疗器械行业的迈瑞医疗“三剑客”,也是迈瑞医疗内部的铁三角。

在外界看来,李西廷和徐航属于技术大咖,而成明和更像是迈瑞医疗的军师,一手搭建起早期的营销与运营体系,为迈瑞医疗后来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过,“铁三角”也不“稳固”。

2012年,徐航开始淡出迈瑞医疗的日常经营,跨界做风投和高端房地产。徐航操盘的深圳湾一号项目,如今已是国内顶豪市场的风向标。

创业初期,“三剑客”在运营方面产生了分歧。1998年,成明和带领张巨平、严萍宜离开迈瑞医疗,创立了深圳市雷杜科技有限公司。

2004年,成明和回归迈瑞医疗,他的重返被认为是迈瑞医疗布局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

2006年,是迈瑞医疗及“三剑客”历史性的一年——成功登陆美股市场。自此,迈瑞医疗开始密集资本运作。

通常而言,一家公司要想成为行业巨头,最便捷的途径是并购。李西廷与成明和联手,积极推动迈瑞医疗并购扩张。

在海外市场,2008年,迈瑞医疗斥资2.02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三大监护产品厂商Datascope,还将瑞典呼吸气体检测领域知名品牌Artema收入囊中。2013年迈瑞医疗出资1.05亿美元收购美国超声诊断企业Zonare,当年还收购了澳大利亚企业Ulco。2021年,迈瑞医疗收购了全球知名的IVD原材料领域公司海肽生物,并完成了全球知名IVD品牌德国DiaSys75%股权的收购,整合进展顺利。

在国内,迈瑞医疗相继收购了深科股份、苏州惠生、长沙天地人、杭州光典等多家公司。2024年,迈瑞医疗耗资66.52亿元收购A股公司惠泰医疗控制权,后者主营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如今的迈瑞医疗,总资产为587.75亿元,市值2734亿元。

“征战港股”剑指全球前十

“三剑客”携手,迈瑞医疗做到了中国领先。成明和卸任,74岁的李西廷将独自带领迈瑞医疗奔向全球领先目标。

李西廷的资本故事还在上演。

2006年,迈瑞医疗赴美上市,募资2.7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家美股上市的医疗器械公司。

2016年,迈瑞医疗从美股私有化退市。

2018年10月,迈瑞医疗回归A股,募资59.34亿元,为当年创业板最大IPO纪录。

2025年10月14日晚,迈瑞医疗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从美股退市已近10年,李西廷为何要带领迈瑞医疗征战港股?

迈瑞医疗并不缺钱。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货币资金169.67亿元,而有息负债仅1.2亿元左右。

港股上市,李西廷并不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国际化。

迈瑞医疗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越来越高。2023年、2024年,公司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135.50亿元、164.34亿元,占比分别为38.79%、44.75%。2025年上半年,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占比首次接近50%。

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国内集采深化、DRG、医疗行业整顿、常规招标延误等影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进入调整期。202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26亿元、116.68亿元,同比增长5.14%、0.74%,与前几年超过20%的增速相比,大幅失速。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67.43亿元,同比下降18.45%;归母净利润为50.69亿元,同比下降32.96%。

公开信息显示,在2024年5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李西廷重申迈瑞医疗的发展目标:2025年进入全球医疗器械前20强,并向全球前十发起冲击。

2025年,李西廷更进一步给出时间表——2030年,迈瑞医疗跻身全球医疗器械前10强。

从中国领先向全球领先进发,迈瑞医疗与美敦力、强生、西门子等全球巨头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李西廷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