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38年春,抗日联军秘密营地里,大家看着一个四肢完全腐烂,只剩躯干的人不停流泪

1938年春,抗日联军秘密营地里,大家看着一个四肢完全腐烂,只剩躯干的人不停流泪。几个月前,正是他将300名日军引进深山,将日军困死在了冰天雪地中。 1937年的冬天,东北的雪下得能埋住半个人。黄有所在的抗联部队接到消息,鬼子要来“扫荡”,必须马上转移。断后的任务,落在了黄有身上。 他没能跑掉,被抓住了。 日本人挺意外,因为他们查过黄有的底细,是个地主家的儿子,有点家底。在他们看来,这种人最怕死,不可能跟山里那帮“穷棒子”真心实意地干。威逼利诱一番,肯定能让他带路,端了抗联的老窝。 他们确实“说服”了黄有。面对日本人的枪口和许诺的金条,黄有表现得非常“识时务”,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满口答应带路。 日本人得意洋洋,押着黄有,纠集了300多号精锐,浩浩荡荡地进了山。他们以为一场大功马上就要到手。 但他们不知道,黄有早在1935年就对家人说过:“没有国哪有家,当亡国奴的滋味不好受啊!” 他是揣着卖掉家粮换来的钱,毅然加入的汤原游击队,是个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 日本人更不知道,他们踏上的不是通往功勋的路,而是一条黄有用生命给他们规划好的黄泉路。 黄有领着这三百鬼子,在雪地里东转西绕。他故意避开了抗联真正的营地“四块石”,一头扎进了小兴安岭最深处,那片连猎人都不敢轻易涉足的原始森林。 一连走了四五天,滴水成冰的天气里,日本人的体力消耗巨大。有个细节特别能说明黄有的心思缜密:一路上,他几乎不吃自己带的干粮,每到饭点就找日本人要吃的。罐头、饭团,来者不拒,吃得干干净净。他必须保证自己有足够的体力,来完成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鬼子终于起了疑心。带队的军官把枪顶在黄有脑门上,问他到底还有多远。黄有指着前方不远处,平静地说:“快了,就在前面。” 果然,他们看到了一排房子。日本人瞬间兴奋起来,迅速架好机枪,摆开战斗队形。可喊了半天话,里面死一般地寂静。等他们小心翼翼摸进去,才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房子早就废弃了。 这下,傻子也知道被耍了。愤怒的日本兵把黄有围了起来,但黄有只是摊摊手,说自己被俘这么多天,抗联肯定转移了,他也无法掌握最新动向。这理由,无懈可击。鬼子虽然气得牙痒痒,但也拿他没办法,毕竟还需要他这个“向导”。 当天深夜,趁着哨兵打盹,黄有借口上厕所,一头钻进了茫茫雪林。 他成功了。那300名日军,被他带离了出发地几百公里,补给耗尽,又冷又饿,彻底迷失在了冰天雪地里,最终大部分都活活冻死、饿死在了那片无人知晓的深山中。 黄有逃出来后,手脚也冻得失去了知觉。幸好被抗联的战友发现,才把他救回了营地。当他用微弱的声音讲完整个经过,战友们立刻组织起来,去山里“包饺子”,轻松解决了剩下奄奄一息的鬼子。 胜利的欢呼声还没散去,黄有的身体却垮了。他的四肢因为严重冻伤,开始发黑、腐烂,一天比一天严重,最后,真的就只剩下了躯干。 他不是在战斗中被炮弹炸断了手脚,而是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被东北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活生生“吃”掉了四肢。 我们总以为战争就是枪林弹雨,是冲锋陷阵。但实际上,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对我们的战士来说,最大的敌人,除了侵略者,还有大自然本身。 这绝不是个例。几年后,在中国的另一端,中国远征军的遭遇,更是把这种残酷推向了极致。1942年,十万远征军兵败缅甸,被迫撤退。其中,杜聿明将军率领的数万部队,选择了一条他们地图上看似是捷径,实则是地狱的路线——穿越野人山。 那不是一座山,那是一片方圆几百公里的原始丛林。遮天蔽日的树林,毒蛇、野兽、瘴气、还有无处不在的蚊子和蚂蟥。老兵回忆,那里的蚊子张开翅膀像蜻蜓,蚂蟥落在身上就开始吸血。 他们很快就断粮了。吃完了战马,就开始吃皮带,吃枪套。老兵贾兵和两个战友,饿得头昏眼花,靠一顿烤蛇肉才捡回一条命。更多的人,因为误食毒草、毒蘑菇,痛苦地死去。 比饥饿更可怕的是疾病。连日的暴雨,无处不在的瘴气,让无数士兵高烧不退,浑身长满红包,最后在泥泞中倒下,几个小时就被蛆虫啃食成一堆白骨。出征时十万大军,最后活着走出来的,不到四万人。 大多数人,没有死在冲锋的路上,却倒在了归国的途中。 无论是东北的冰雪,还是缅甸的丛林,大自然从来不会因为你怀有崇高的理想,就对你网开一面。它用最原始、最冷酷的法则,考验着每一个人的生存极限。 在这样的极限考验下,人的意志,就成了唯一的武器。 在那场伟大的战争中,有无数像他们一样倒在野人山里的无名将士一样的英雄。他们的功绩,不一定记录在每一次战斗的捷报里,却刻在了我们民族的脊梁上。 他们用血肉之躯,对抗着枪炮,也对抗着饥饿、严寒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