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喜欢玄学的,无非三种人: 一种是命里带玄,得天地钟厚,衣食无忧,富贵拂袖,时间充裕,俗事无责的闲人。 其二是俗事烦身,心力憔悴,欲寻玄门妙法求得一解脱,修补红尘俗世中的心窍裂痕。 其三是有些人承继先天道骨,误入红尘里,反反复复,终究得以开启通道,探知来时路,寻入悟道之行列的修行人。 虽然,这些诠释颇得世人赞同,但未免落入俗套,用命运解释命运,终不得法门。 老子云,“上苍无情,视万物为刍狗”!此言高峻,将虚无赋予了实体化的理解,所谓实体,就是运转于人世界的各类“场”,名利场,富贵场,桃花场,玄修场,人情场,世故场,修罗场,修玄亦为其中之一的“玄修场”。 人生在世,看似平静一生,实则变幻莫测,资质一般的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无灵力支配其运动,平凡平庸渡一世。而颇有灵光的资质不一般的人,就有能力灵力支配其渡过体会各类场,形成复杂的人生轨迹。 在中国,高考或科举就是能力灵力能力的测试场,是决定人是否有可能在场与场之间变动的根据。中国之外,则是血统财富的继承延续,夹杂着阴谋与算计。两种形态表象是“命中注定”“命中有或无”,其实质则是人类选择的社会形态。 天下熙熙攘攘,各色人等的人生的轨迹纷繁复杂琳琅满目,有入场者或终老于场或出于场,是谓“入世出世”的循环,而即便是循环往复,不过是在各类场之间跳横! 玄门,静谧空寂,无关他人之命运也无意改变他人之命运,所谓玄门时时开,有意者愿来者来之,无意者愿灭者泯之。 总之,俗世之事成与不成,着相与褪相,皆遵循“概率的表达”,富贵门名利门桃花门玄门,门门皆开,意往之努力往之合则成矣,不成者皆入修罗道,体味人世修罗之炼,人情漠然的鄙视。玄门者,普通一门耳,成则入修,不成者皆入修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