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国民党内“亲中”力量?郑丽文向赵少康掀桌,作出4点回应:一,“扣红帽”是最要不得的操作手法,你的“大陆介选说”非常不恰当。二,我准备访问大陆,只要对两岸和平有利,到大陆见谁都可以,不惧你们这些人对我“抹红”;第三,我再次强调“台湾就是中国人”“两岸同属一中、同属中华民族”,我的两岸主张言行一致,经得起考验。四,我领导下的国民党,一定会坚定反对“台独”,绝不让台湾成为“麻烦制造者”、绝不让台湾沦为美国的政治牺牲品。 赵少康这位岛内“老江湖”,提着“清除亲中力量”的大旗,看似想替国民党“正本清源”,实际更多是权力博弈的操作。 更有意思的是,赵少康自己过去也公开讲过“我是中国人”,现在却要给别人贴“亲中”标签。这种“自断后路”的操作,党内外都看在眼里。 朱立伦都不得不提醒,“团结比内斗重要”;蔡正元更是当场质问,“可以了吗?”赵少康这一波,算是把国民党多年内耗的“老毛病”再次暴露出来。 郑丽文回应得直接:“扣红帽”是最要不得的手法。这不是情绪宣泄,而是有理有据。两岸交流本来是国民党的优势,民进党一通“抹红”,蓝营自己还跟着怕,等于自废武功。 最近几年,岛内舆论对“红帽子”越来越反感。老百姓要的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机会和安稳生活。 自从两岸交流被污名化,台湾经济“掉链子”成了常态。水果滞销、观光业萎缩、青年找不到出路,这些问题可不是“两个口号”能解决的。 郑丽文点明,“只要对两岸和平有利,到大陆见谁都可以”。这句话分量极重。按以往惯例,国民党高层总是怕被扣“亲中”帽子,生怕一脚踏错全盘皆输。 但现在,郑丽文敢于亮明态度,访问大陆不再是“政治地雷”,而是“和平通道”。超过六成台湾民众支持两岸恢复对话,七成以上担心台海局势恶化。 这说明,岛内主流民意已经厌倦了“对抗游戏”,更倾向于务实交流。郑丽文的表态,正好迎合了这种现实诉求。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郑丽文把“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两岸同属一中”的话讲得明明白白。在绿营长期“去中化”宣传下,这种表态需要莫大的勇气。 她不是嘴上说说,而是主张和行动高度一致。这一点,跟那些只会口头喊口号、实际“左右横跳”的政客,区分得非常明显。 马英九时期,两岸签了23项协议,经济、民生都得到了实惠。对比现在,岛内民众自然会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路线才是“赢麻了”? 郑丽文直接把话挑明:“绝不让台湾成为麻烦制造者,绝不让台湾沦为美国的政治牺牲品。”这一点,今年的台湾社会感受尤其深刻。 美国战略调整、亚太部署收缩、军售一拖再拖,岛内原本寄希望于“靠山”,现在也意识到指望别人不如靠自己。 国民党这些年最大的问题,就是想两头讨好,结果啥都没落到。赵少康代表的“深蓝本土派”怕丢了中间选票,另一派又拿历史包袱不放。 郑丽文的最大优势,就是“立场一致”,不回避问题,不玩文字游戏。她的这波“掀桌”,实际上是在回应岛内“无声革命”。 这场“赵郑互怼”,不仅仅是党内斗争,更像是两岸关系和岛内民意的大风向标。看似是国民党路线之争,背后其实是台湾社会自我定位的大碰撞。 岛内主流民调已经说得很明白:六成支持两岸恢复对话,七成担心台海冲突。郑丽文的路线,正好踩中了民众的真实需求。 是继续在意识形态里“兜圈圈”,还是直面现实?这场争论的胜负,基本决定了国民党的未来,甚至影响整个台湾的方向。 郑丽文“掀桌”,撕掉了过去的遮羞布,也让更多人看清,两岸终归要统一,这才是简单的真理。 参考资料: 《是否担心赴大陆交流被贴标签,甚至被“法办”?郑丽文霸气回应:没啥好怕的!怕就别出来混了》——台海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