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短袖直接换羽绒服!”近日南京气温骤降,让市民体验了“换季式”降温。然而这波冷空气竟可能是秋叶变色的“神助攻”。
降温是秋叶变色的“发令枪”
“突然降温加上晴朗天气,相当于给树木发了‘变装指令’。”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植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岳远征解释。树叶中不仅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本身也存在黄色和橙色的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物质。入秋后,叶绿素逐渐降解,黄色便得以显现,形成常见的黄叶。然而,最为绚丽迷人、光彩夺目的橙红、深红色泽,则依赖于花青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混合呈现。
昼夜温差+阳光=绝美调色盘
岳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形成斑斓秋叶的关键条件——夜间的低温和明媚的阳光。叶片中糖分的存在是花青素形成的必要条件。当昼夜温差增大,夜间低温减缓了糖分从叶片流出,有助于叶片中花青素的产生;而晴朗的天气和充足的日照,则会刺激植物产生更多的花青素,让其作为一种替代叶绿素的“保护色素”来抵御强光带来的叶片损伤。因此,“夜间凉爽、白天阳光明媚”的天气模式持续出现,是成就绚丽秋色的决定性因素。反之,如果秋季天气温暖、阴雨连绵,则秋叶将以黄色为主调,红色系会相对稀少,景观的色彩层次会有所减弱,秋叶就只能走“土豪金”路线了。
南京赏秋预言:今年可能美到开挂!
突如其来的降温,为南京奏响了秋叶变色的序曲。在针对网友最关心
的“今年南京的秋色值不值得期待”,岳教授给出了乐观的展望。此前的高温天气并不利于彩色叶的形成,而此次显著的降温无疑是一个有利信号,目前南京近10℃的昼夜温差已达标。然而,最终的秋色“颜值”还需取决于后续的天气状况。如果未来能频繁出现夜间气温凉爽且白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那么南京今秋的“调色盘”必将格外浓艳多彩,市民与游客便将有望邂逅一个色彩更为饱满、层次更加丰富的醉人金陵之秋。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