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睿)作为“十四五”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劳动和技能竞赛”冲刺攻坚誓师大会近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锚定2025年油气上产4000万吨的目标,当前,渤海油田已进入冲刺阶段,广大职工投身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将竞赛目标与生产难题绑定,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
渤海油田始建于1965年,经过60年勘探开发,如今已建成60余个在生产油气田、200余座生产设施,累产油气超6亿吨,是我国目前海上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力油田。记者了解到,中国海油与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于2018年共同发起“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劳动和技能竞赛”,以2025年油气产量达4000万吨为核心目标,设置了勘探、开发、生产、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科技、安全、管理、后勤保障9个专业领域,以及难动用储量开发技术、岸电建设、数智化建设3个重点专项,广泛开展技能竞赛、练兵比武、创新大赛等活动。
该竞赛还与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合,诸如实施岸电入海工程、构建渤海清洁能源电网,塑造增储上产新优势,从增储上产、降本增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推动渤海油田高质量发展。竞赛会聚了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家核心参赛单位,近5万名职工参与其中,形成“全员参与、靶向攻坚、递次突破”的推进格局。
在竞赛引领下,渤海油田聚焦重点区块的勘探攻关,开展新井投产竞速、老井复查等行动,近7年累计勘探发现6个亿吨级油气田,原油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为决战决胜油气上产4000万吨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岸电入海工程也全面收官,分三期建成980兆瓦系统,覆盖7个油田区域150余座海上平台,跨越式推进海上油气田清洁能源的替代进程,以竞赛实效推动绿色转型。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小刚表示,他们以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吹响上产“冲锋号”,为端牢能源饭碗、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