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调推进国有“三资”改革 引发在全国推广猜测 湖北省近期大力推进国有“三资”(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国有资金)管理改革,核心目标是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国有经济运行效率,并构建大财政体系以应对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的需求。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原则和措施展开: 核心原则 资源资产化:将国有资源(如矿产、林业、水利、土地等)通过确权、评估转化为可运营资产。 资产证券化:推动国有资产通过证券化(如REITs、ABS、CMBS等金融工具)实现融资或交易。 资金杠杆化: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放大资金使用效益。 实施方式 分类处置:采用“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四种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创新路径:例如武汉公交以票款收益发行碳中和ABN融资6亿元,黄石废弃矿坑改造为氢能仓库等。 典型案例 矿产资源:黄石三鑫公司整合矿权新增千万吨储量,联投集团盘活86宗矿业权。 林业资源:崇阳县“五权”打包出让交易2.5亿元,黄梅县林场打造文旅产业集群。 水资源:十堰市小流域生态产品交易金额达2500万元,并获银行1亿元授信。 改革背景 湖北此举旨在缓解土地财政压力,通过激活沉睡资源(如废矿、低效资产)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同时探索全国性试点经验。副省长张文彤强调需依法依规防控风险,确保改革稳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