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台湾还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蔡英文年轻时坚决维护统一,2004年转向民进党,最后成了

台湾还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蔡英文年轻时坚决维护统一,2004年转向民进党,最后成了“台独”头子!郑丽文年轻的时候就是个台独分子,现在成了维护统一的国民党党主席。   先说说蔡英文。她小时候可是个饱读诗书的“中国迷”,不仅熟读《儒林外史》,还对历史故事如数家珍,甚至能给她爸爸讲解古装剧里的人物关系。   那个时期的她脑袋里被灌满了“我是中国人”的思想,觉得“统一”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想到她去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硕士时,一次国际公法课上被教授问到“你们将来要跟中国大陆怎么办”,这一问把她给问懵了。   她后来回忆说,从那以后她开始“拆毁中国元素”,建立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这个转变过程持续了四十年,让她从曾经的“中国人”认同者变成了笃信“台独”的人。   更讽刺的是,蔡英文的政见变化就像六月天气说变就变。2000年当陆委会主委时,她明确说“未来一个中国是台湾民众唯一的选择”,可2016年上台后却拒绝接受一中原则。被问及立场转变时,她总是用“时空环境改变”来搪塞。   核电政策上她也玩同样的把戏——2006年她担任行政机构副负责人时编列448亿新台币给核四项目,2016年主政后却提出要搞“非核家园”。就连对ECFA的态度也反复横跳,曾经骂它是“包着糖衣的毒药”,说要搞“公投”废止,等上台后却生怕大陆停止执行。   蔡英文的这些转变背后有着精明的政治算计。她非常懂得在不同场合拿出不同的“台独”剧本——需要讨好深绿势力时就搬出2007年激进版本的“台独党纲”,要争取中间选民时又打出1999年相对温和的“台湾前途决议文”。   她2016年的就职演讲玩的是“维持现状”的文字游戏,表面上说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处理两岸事务,实际上却偷偷推进“去中国化”。等到2019年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她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生命,更是彻底撕下伪装,公开拒绝“九二共识”,向深绿阵营递投名状。   相比之下,郑丽文的政治转型简直就是蔡英文的镜像反转。她早年可是民进党内的活跃分子,30岁就当上民进党团副总召,还被称为“台独基本教义派”。   她和尹乃菁主持的政论节目《火线双娇》以言辞犀利著称,录制现场总是火药味十足。   但就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对民进党的路线产生怀疑,特别是对李登辉提出的“两国论”,她发现自己的立场和民进党官方越来越不合拍。   2002年的“涂醒哲舔耳案”成了郑丽文与民进党决裂的导火索。因为痛批涂醒哲,她遭到民进党台北市党部的处分,虽然她自称是主动退党,但也有报道说她是被开除的。离开民进党后,郑丽文去英国剑桥大学读了国际关系博士,这段时间让她对两岸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她还通过好友重新认识了国民党,特别是受到连战的赏识。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她给连战写了封信直言不讳地建议他调整选战布局,连战居然真的采纳了,这份诚意让她很受触动。   2005年1月,在连战和时任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的介绍下,郑丽文正式加入国民党。才过了三个月,她就作为国民党发言人跟着连战访问大陆,亲身感受了两岸关系从对立走向缓和的历史性突破。连战提出的“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深深影响了她,这从她后来在国民党内的多次发言中都能看出来。   郑丽文在国民党内展现了出色的政治才华。她当国民党文传会主委时,用直白不绕弯的方式做危机公关,稳定了党员和支持者的心态。   在岛内“三合一”选举中,她巧妙地把“贪腐”抽象议题变成老百姓一眼就能看懂的视觉符号,还喊出“抢救台湾、抢救马英九”的口号,激发支持者的投票热情。   虽然她的政治生涯也有起伏,比如因“发言失当”官司辞去文传会主委职务,2020年她又当选国民党不分区民代,重返立法机构。   郑丽文这种从“台独”到“统一”的转变,在台湾政坛并非个例。民进党内部其实充满了这种投机和摇摆。   比如赖清德就是典型的“政治变色龙”,他曾经高喊“台独万岁”,当上台南市长后却提出“亲中爱台”,等要选领导人时又改口说“制定新宪法的时机到了”。这种变来变去的作风,说穿了都是为了选票和政治利益。   郑丽文能在2025年当选国民党主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她对两岸路线的清晰定位赢得了基层党员的支持。她大声说出“我是中国人”,强调两岸同为炎黄子孙,这跟她在民进党时期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她的胜选反映了国民党内部渴望改革、希望强化“战斗形象”来对抗民进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