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一市民反映有陌生男子通过指纹解锁智能门锁多次进入其家中,引发对智能门锁安全性的关注。事件中,一名神志不清的男子在10月18日至19日期间,通过匹配户主左手中指指纹三次进入屋内,甚至留宿并造成破坏,但未盗窃财物。涉事门锁为2024年配套购买的代理厂家产品,品牌方已承诺换锁并返厂检测,初步测试显示其他指纹无法解锁,推测为指纹误识率导致。 关键细节 技术漏洞 涉事门锁可能存在指纹容错率过高问题,导致非录入指纹被误识别。专家建议选择分辨率500dpi以上的指纹锁,并定期清洁识别模块。 法律与责任 闯入者持有精神证明,警方已介入处理。若门锁检测确认为质量问题,用户可依据《产品质量法》追责;若为技术缺陷,厂商需承担产品责任。 安全建议 优先选择3D人脸识别或复合验证方式; 定期更新门锁固件,避免使用简单密码或重复指纹; 安装监控设备联动报警系统。 类似事件中,杭州一男子曾通过试密码结合指纹痕迹盗窃被判刑,凸显智能安防需结合物理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