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焕然一新的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滨州港区维修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像“乐高积木”般灵活组合的功能模块——黄蓝相间的可移动隔离栏、能快速拆装的工具墙、按功能分类的零件抽屉……这座由机械队自主设计的“模块化工厂”,正演绎着传统维修车间的智能化蜕变。


今年以来,滨州港区全面开展“三基六化”夯基固本、提质增效攻坚提升行动,在“三基”管理上真抓实干、走深走实,全面起底基础管理,全体职工人人行动,岗岗落实,全力以赴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此次焕然一新的维修基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次管理模式与作业理念的全面升级。
在维修基地东北角的“创新展区”,维修员赵磊演示着他们的“五小”创新成果:可伸缩移动护栏。“门机封闭区域护栏太沉,特别是过轨道和电缆沟,一个人根本搬不动,对转向轮损坏很大。”针对现场反馈问题,维修班认真研究,“首先将近八米护栏一分为二,便于推拉;二是加装可伸缩加长护栏,根据作业面积自动调整防护范围,不需抬过轨道,就可起到封闭作用。”赵磊指着旁边一组实物模型介绍,“这是可拆卸护栏,就像搭建‘乐高’,每个部位都是一个独立零件,根据作业需要,高矮长短任意组合。”赵磊说着,将两个隔离栏咔嗒一声对接成直角。
在工具管理区域,维修工马师傅正在“零件百宝库”选取零件:“以前找工具要翻遍仓库,现在就像按图索骥找‘乐高’零件,效率至少提高三成。现在每个工具柜都配有电子标签,扫码可查看责任人及使用记录。从设备保养到卫生清洁,每项工作都有可视化标准,新来的实习生都能快速上手。”

维修班自制的“乐高式”电缆桥架,仅用原有材料就完成了全车间线路改造。据统计,本次改造累计节约外包费用10万元,职工们自主完成70%改造工作。“每个职工都是设计师。”机械队队长韩志鑫说。如今基地里随时可见协作场景:老师傅指导年轻人,让老基地焕发出新活力。
维修基地的全面换新,是滨州港区落实“三基六化”攻坚行动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渤海湾港滨州港区将全力抓好基层、基础、基本功,将维修基地持续升级为安全规范、功能完善的标准化作业场所,推动维修基地向“智慧维修”标杆迈进,为港口设备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