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姐房子装修,她在睡城燕郊朋友家一分没掏住了七个月,对方还很感谢她。 这个朋友十年前觉得在燕郊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那就是离自己的北京梦更近了。 当时房价从1万多点儿已经涨到了将近3万,眼瞅着还要涨,那个朋友就按捺不住了,觉得再不上车就来不及了。 而且照当时的架势,她断定还有很大涨幅空间,买来做投 资怎么都行。 虽说她每天早出晚归通勤在燕郊高速上,但心里是热血沸腾,这人气多旺。 慢慢的,房价还在涨,房租也在涨,一些没有稳定工作的人承受不起就先撤退了。 再后来经历了一些政策上的变化,人们经受着通勤的痛苦,渐渐看明白这里没有学区没有新兴产业也没有其他附属功能。 潮水逐渐退去。那朋友万万没想到十年的时间,现在的房价竟然是腰斩,连想找个租客都困难。 所以她做了顺水人情,让我大姐去她那儿暂住,要不还得个把月就回来看看。 因为忍受不了一堵堵仨小时,天天披星戴月,得亏是她工资高,就在单位附近租了个小房子住。 还有100来个的欠款,她还在努力咬牙坚持着。但别人千万别和她聊房子,听着她心里就堵得慌。 我问我大姐那边住着怎么样?我姐说这里啥也没有,周围就跟郊区似的,但是物价便宜很多,吃个早点什么的挺方便。 我姐也替那个朋友惋惜,但愿以后地铁通了、经济好了,这座睡城会慢慢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