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缺少大型岛

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缺少大型岛屿。 先说说天然大岛到底有多重要。南海这么广阔,不管是船只巡逻、飞机警戒,还是开发渔业、油气资源,都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大型天然岛屿能建大型港口,驱逐舰、护卫舰这些大船都能停,还能修长长的机场跑道,战斗机、预警机飞起来,覆盖的巡逻范围能比从大陆起飞大好几倍。 而且天然岛上一般有淡水,能住人,搞长期驻守和开发都方便,维护成本也低。周边国家就是靠着这个优势,早早就站稳了脚跟。 比如菲律宾的巴拉望岛,长 240 多公里,宽 48 公里,上面不光有城市、公路,还有大型军事基地,人家管控周边海域根本不费劲。马来西亚靠着沙巴岛当后盾,在曾母暗沙附近开油田,每年能产好几千万吨原油,运输、加工都有支撑。越南占着的南威岛也是天然岛,早就修了跑道和营房,能长期驻军,管控起来很顺手。 再看咱们的情况,以前手里的岛礁实在太小了。像南沙的永暑礁、渚碧礁这些,原本就是小小的礁盘,涨潮时大部分都在水下。 后来没办法,只能靠填海造陆硬把它们变大,才有了现在的人工岛。咱们填的美济岛是南沙最大的,2015 年动工,半年就填完了,面积 5.66 平方公里,差不多 1120 个足球场那么大,上面建了港口、医院,还能住上万人。 永暑岛填完 2.8 平方公里,渚碧岛 4.3 平方公里,也都有机场、雷达站这些设施。但即便这样,跟天然大岛比还是有差距。 这些人工岛没有天然淡水,全靠海水淡化和运输,日常维护成本特别高。而且面积有限,没法建大规模的油气加工场、渔业加工厂,想搞资源开发只能小打小闹。 遇到台风天气更麻烦,虽然建了防护设施,但毕竟是人工填的,还是得时刻提防风浪的影响。 没有大型天然岛屿,管控起来就特别吃力。南海离大陆远,南沙群岛到大陆南端直线距离超过 1000 公里,以前没有人工岛的时候,军舰巡逻一趟要走好几天,油料、食物都得精打细算,遇到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反应。飞机从大陆起飞,续航时间有限,在南海上空转不了多久就得往回飞,很多海域都没法及时覆盖。 周边国家靠着大岛,军舰、飞机随时能出动,咱们却得靠远洋舰队来回奔波,时间和成本都耗不起。 在资源开发上差距更明显,南海海底有 37 个能找油气的盆地,探明石油储量就有 6.4 亿吨,可咱们因为没有大岛支撑,开采设备没法长期放,运输也不方便,只能小规模开发。 而周边国家靠着大岛的基地,早就把附近的油气资源采得差不多了,每年都能赚不少钱。 还有个现实问题,天然大岛上有原住民,周边国家就能拿 “有人居住” 当借口,在国际上争权益。 咱们的岛礁以前大多没人住,就算现在填了人工岛,住的也主要是工作人员和驻岛人员,周边国家就故意找茬,说这些是 “人工岛”,不承认咱们的管控权。要是咱们手里有像巴拉望岛那样的天然大岛,上面有长期居住的居民,有完整的生活设施,这些闲话自然就少了。 其实这也不是咱们不想有,历史上南海一些大岛比如纳土纳群岛,以前就在咱们的传统海疆范围内,只是那时候国家国力弱,被西方殖民者抢了去,后来慢慢成了别的国家的地盘,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好在这些年咱们没闲着,靠填海造陆把小礁滩变成了能用的人工岛,美济、永暑、渚碧这三个岛呈三角形分布,形成了海空一体的管控网,能辐射南沙大多数海域。 永兴岛现在扩到 3.16 平方公里,成了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有学校、银行、医院,跟小城市一样,成了西沙群岛的核心枢纽。 这些人工岛虽然不是天然的,但也慢慢补上了短板,雷达能监控周边动静,机场能起降飞机,港口能停军舰,比以前好多了。 现在咱们还在想办法改进,在人工岛上装了先进的监控系统,用无人机巡逻,不用人天天盯着就能掌握海域情况。同时主动跟东盟国家谈合作,商量着一起开发资源,建了危机沟通机制,避免起冲突。虽然没有天然大岛的先天优势,但靠着技术和合作,咱们在南海的主动权越来越多。 说到底,缺少大型天然岛屿确实是个短板,但这不是不能补的,随着人工岛越建越完善,咱们在南海一定会越来越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