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安世的非法CEO来到中国,想要与中国进行协商谈判! 发布禁令后的第6天,荷兰终

安世的非法CEO来到中国,想要与中国进行协商谈判! 发布禁令后的第6天,荷兰终于坐不住了,宣布愿意就安世半导体事件,与中方进行谈判,接下来被临时上任的安世非法CEO打算亲自到中国。 安世半导体这事得从根上说起,这家公司最早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2019 年被中国的闻泰科技收购了,现在闻泰科技持有几乎全部股权,说白了就是中资控股的企业。可就在 9 月 30 号,荷兰政府突然下了部长令,还有当地法院的裁决,把安世原来的董事长兼 CEO 张学政给停职了,还说要限制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 到了 10 月 12 号,荷兰政府又说安世 “内部有治理缺陷”,担心技术转到中国,就用冷战时期的《货物供应法》对安世进行干预,政府能直接阻止管理层的决策,这在欧洲几乎没有先例。 闻泰科技当时就反驳了,说这是莫须有的 “国家安全” 理由,纯粹是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根本没有事实依据。 中方的反应很快,10 月 16 号商务部就发布了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在中国的子公司和分包商出口特定的芯片元器件和组件。没想到才过了 6 天,荷兰就主动提出要和中方谈判,现在那个被临时任命的 CEO 还打算亲自来中国。 荷兰为啥这么快就坐不住了?核心还是利益太相关。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在汽车行业太重要了,晶体管、二极管这些汽车用的芯片,它占了全球 40% 的市场份额,每年要发 1100 亿件产品,大众、宝马这些车企都靠它供货。 更关键的是,安世超过 70% 的封装测试业务都在中国,虽然这个环节技术门槛不算高,但要转移产能得花好长时间,还得找替代供应商,根本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中方一限制出口,欧洲车企立马慌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说,找新的替代供应商得好几个月,现在的库存也就够维持几周。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更直接,警告说要是芯片断供解决不了,很快就得停产。荷兰自己也清楚,真要是让欧洲车企停产,受伤的不光是车企,还有荷兰本地的相关产业,这损失他们扛不住。 再说说那个临时上任的 CEO,为啥说他是 “非法” 的?首先,安世是中资控股的企业,更换 CEO 本该由股东决定,但这次任命明显是荷兰政府干预的结果,背后还有美国的影子。有法庭文件显示,美国 6 月份就和荷兰外交部开会,要求撤换中国籍的 CEO 张学政,不然就把安世列入实体清单,这次临时任命根本不符合企业正常的治理规则。 更重要的是,安世中国已经明确说了,荷兰总部的人事决定在中国境内没有法律效力。安世中国是在华的独立法人,受中国法律保护,员工的劳动合同、工资发放都是由中国公司负责,荷兰那边的命令根本管不到中国这边的运营。 之前荷兰总部想免掉中国这边一个副总裁的职务,安世中国直接发声明说不算数,那人的职务没变,业务也一切正常。 现在这个临时 CEO 要来中国,其实荷兰是想通过企业层面的接触找突破口。但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和荷兰经济大臣通话时已经说了,荷方的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必须秉持契约精神,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表态支持闻泰科技维权,要向国际社会反映产业界的关切。 说到底,荷兰这次主动谈判是现实的选择。他们一边要应付美国的压力,一边又得面对国内和欧洲产业的实际损失。 阿斯麦公司 2024 年在中国赚了 794 亿,占全球营收的 36%,还有壳牌、联合利华这些荷兰企业在中国都有大笔投资,真要是闹僵了,荷兰企业的损失可不小。 而且中方也展现了反制能力,供应链的依赖是双向的,单边制裁最后只会反噬自己,这一点荷兰肯定看明白了。 接下来的谈判,核心还是得回到市场化和法治化的轨道上。安世中国已经承诺,在华生产的产品都符合中国法律和质量标准,会保障客户的供应稳定,员工的薪资福利也都正常发放,不会受外部干预的影响。 那个临时 CEO 来了中国,估计也很难推动什么实质性进展,毕竟他的身份在中方看来本就不合法,关键还是中荷两国政府层面的沟通,得解决荷兰政府干预企业经营这个根本问题,不然供应链的稳定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