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突发,50%关税外,欧盟还要对华20个领域进行审查,我方早有应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美欧三方的关系实际上处于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但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这个最稳态的三角形开始出现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美欧三方的关系实际上处于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但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这个最稳态的三角形开始出现了变化,欧洲对美国的依赖逐渐加深,导致欧洲在对华立场上很难维持过去的独立自主思想,反而不断配合美国方面所提出的战略,对中国加以制裁。

尽管欧盟在近期与特朗普的谈判当中,被自家民众批为对美下跪,但这并不妨碍欧盟在涉及对华问题时依旧保持一个极其强硬的立场,甚至还想用超高额的关税来吓唬中国一番。甚至还要对中国发起针对不同领域的20项审查,那么到底是哪20项?在美国对华态度缓和的大背景下,欧盟又为何一意孤行?

欧盟想要用超高关税吓唬中国?

9月27日,根据观察者网所披露的消息称,欧盟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几个星期之内对中国的钢铁征收20%到50%的关税,同时启动所谓的“绿色钢材计划”,要求欧洲内部的各个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的购买欧洲自己生产的钢铁。

另外,欧盟似乎想要一条道走到黑,计划对中国发起针对各行各业20个不同门类的“调查”,证据显示,他们计划对我国采取更多的不公贸易政策。

针对此事,欧盟方面的说辞非常有意思,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塞茹内尔声称,对于这个举措,欧盟实际上是别无选择的,因为欧盟必须重新找到平衡,在建立一个没有贸易壁垒的良好的内部市场的同时,与“不再遵守任何规则的合作伙伴恢复平衡”。

德国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则表示,各个方面对于这一政策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但他也表示,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考虑到中美两国庞大的产业规模,欧洲不应该再继续天真下去了。

对于欧盟所追加的关税,实际上早在本月初期就已经有所端倪。彼时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在公开场合炒作所谓的“产能过剩”,并且预告欧盟将会提出全新的政策来保障欧盟内部的钢铁生产。

如今看来,这所谓的政策就是对中国增加超高额关税,鉴于如今欧盟在钢铁上对中国所产生的巨大依赖,这就好比是把尖刀捅在了自己的心脏上,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欧盟为何要如此做?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欧盟对中国增加关税的这一行为显然是一个纯粹的下下招,在面对中国庞大的钢铁产能之时,非但不与中国进行接触谈判,以商讨如何在不冲击欧盟内部市场的情况下保持双方之间的贸易,而是盲目的去对中国追加关税,那么势必会引来中方的直接回应,导致中欧关系进入到新一轮的紧张期当中。

表面上看,欧盟公开表示对中国“援助”俄罗斯表示不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甚至表示: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

正因为他们的错误认知,所以对华发起了这一系列不公的贸易政策。

但是本质上欧盟的做法,还是保护主义情绪与地缘政治考量的交织结果,欧盟声称“捍卫本土产业”,实际上反映出其在绿色转型、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内部困境。

以钢铁、新能源、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中国优势产业,凭借规模效应、完整产业链和技术成本优势,正在快速占领全球市场份额,这让欧洲传统制造业感受到压力。

欧盟此时大规模筹备20项额外的反倾销调查,表面上是出于“公平竞争”的考虑,实则带有明显的防御色彩和政治操作意味。

欧盟的这种做法,不一定会对欧盟有利,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引起反噬?为什么这么说呢?

短期内或许能为部分低效的欧洲企业赢得喘息空间,但从长远看,却会损害欧洲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依靠高关税和调查壁垒来维持市场地位,不仅抬高了欧洲消费者的成本,也削弱了欧洲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进行创新和降本增效的动力。

这恰恰与西方一直宣传的自由贸易背道而驰,根本不是站在民众的角度去思考,而且跟随老美的脚步,遏制中国的崛起。

另外,欧盟的激进行为容易引发中方必要的反制措施,中欧经贸关系可能陷入“你来我往”的摩擦循环。

比如2024年10月,欧盟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除原有 10% 关税外,对中国 EV 加征最多 35% 的反补贴附加费,使总税率可能达到 最高 45.3%。

但中方随后对来自欧盟的白兰地等酒类产品发起临时反倾销调查,欧盟也没占到任何便宜,反倒是欧洲民众怨声载道。

再比如,中国对欧盟猪肉、乳制品发起反倾销 、反补贴调查等等。

这不仅会冲击双边贸易数千亿欧元的体量,还会影响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法国的大型汽车、奢侈品集团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中国是德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德国品牌在中国新车市场中占比约 20%,德国 2023 年纯电动车进口中,来自我国的车型约 29%。欧盟的政治化贸易策略很可能让它们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中国如何应对?

中国的一贯态度是明确且稳定的:中方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我们多次强调,竞争应当建立在公平和规则基础之上,而不是人为制造壁垒。

事实上,中国市场持续向外资开放,对外投资合作保持积极态度,这与欧盟某些政客渲染的“中国产能威胁论”形成鲜明对比。

欧盟此举不仅会破坏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加剧世界经济的碎片化。

若欧盟一味跟随美国的保护主义路线,最终将损害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对我们而言,保持战略定力、加强与新兴市场及全球南方的合作,同时利用世贸组织等多边平台进行交涉,既能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也能在长期博弈中稳固自身利益。

在我国2025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中,明显就能体现这点,上半年中美双边进出口总值 2.08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9.3%。其中,对美出口 1.55 万亿元,下降 9.9%,进口约下降 7.7%。

我国对欧盟进出口 2.82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5%,虽然不像美国那样巨大的降幅,但比起前几年的涨幅和下面这两个地区,还是明显出现了一定问题。

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对非洲出口增长更是惊人,上半年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 23。

这些真实的数据,无疑是对欧盟政策的有力反击,再次验证了我方一贯的态度,那就是贸易保护救不了欧盟,反而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

英国媒体也表示,欧盟在对华态度上一直是美国的跟屁虫,当然也不排除美国的直接威胁,就像最近美国财长贝森特威胁阿根廷一样,要求阿根廷立即停止和中国进行货币互换,否则将减少或取消资金援助。

欧盟应该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相处,特朗普为了美国的利益,不断地挑起中国和欧盟的对立,自己却不愿意过度激怒中国。

如今特朗普召集从乌克兰战场上抽身,欧盟却又选择得罪了中国,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非常的难说了,虽然欧盟没有在俄罗斯石油问题上对中国下狠手,但是在钢铁的自由贸易问题上的偏向性对待,势必会让欧洲内部的市场经济氛围受到巨大的冲击,若一个自由市场不再公平,那么又何谈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