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真是无语了”。10月23日,上海,一女子在公共充电桩给车辆充电后,没有及时挪走

“真是无语了”。10月23日,上海,一女子在公共充电桩给车辆充电后,没有及时挪走,结果被收了438.4元的超时占用费,自己充电才花了108元,认为车企收取超时占用费不合理,而且车企也未进行超时提醒,于是起诉车企要求退还超时费,可结果却大大超出了女子的预料。[礼物] 新能源车主顾女士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她在充电站完成充电后,因未能及时挪车,94分钟后被收取了438.4元超时占用费,而实际电费仅108.45元,认为收费不合理的她将车企告上法庭,但最终败诉。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二审中维持了原判,法院查明,该车企通过官网、车机屏幕和手机APP等多个渠道,明确公示了超时占用费的收取标准。 顾女士此前已有多次超时记录,还曾享受过首次免单的优惠,显然对规则是知情的。 这起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超时费的性质,法律上它被视为违约金,主要目的是督促车主及时腾出充电位,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 该车企的设置也体现了灵活性,当空闲车位超过一半时不收费,且首次超时可免单。 事发时该充电站仅有4个充电桩,期间有多辆车在排队等候,顾女士的超时行为确实影响了其他车主的正常使用,也降低了充电站的运营效率。 目前各新能源品牌的超时费标准不尽相同,特斯拉在车位紧张时按每分钟3.2元或6.4元收取;理想汽车设15分钟宽限期,之后按2元/分钟计费;极氪和蔚来则设置了单次50元的上限。 在使用公共充电设施时需要更加留意相关规则,随着电动车普及率提升,充电资源日益紧张,需要用户和企业共同维护使用秩序。 网友们看了充电站超时费收取标准纷纷评论: “这新闻看得我血压都上来了!顾女士这事儿真是典型的不看规则吃大亏啊,充电108元,超时费438元,乍一看确实肉疼,但仔细想想,充电桩又不是私家车位,你占着茅坑不拉屎,后面排队的人怎么办?法院判得没毛病!” “干得漂亮!最烦充完电赖着不走的人,上次我在商场充电桩排队半小时,前面一辆车早充完了,人跑去吃饭,害得我会议迟到,收超时费才能治这种自私鬼!” “说没提醒的纯属甩锅,现在哪个充电APP不弹窗发短信?她自己都承认开会没看手机,难道要车企打电话喊‘娘娘挪车’吗?” “而且这大姐是惯犯啊!法院查出来她之前就有多次超时记录,还享受过首次免单,典型的占便宜没够,这次踢到铁板了。” “理解收超时费,但每分钟4.6元是不是太高了?比上海中心商圈停车费还贵!车企定价也得讲点良心吧?” “提醒方式确实该优化,很多APP把规则藏在二级页面,现场标识也不清楚,应该像高速收费站那样,提前百米立牌子写明‘超时每分钟X元’!” “建议学学极氪、蔚来,设置50元封顶,惩罚归惩罚,天价收费反而像变相创收。” “这事本质是公共资源争夺战,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充电桩却增长缓慢,与其吵架,不如推广‘忙时高价、闲时免费’的弹性收费。” “车主和车企都有责任,车主得养成充完即走的好习惯,车企也该把提示做得更‘傻瓜式’,比如超时前APP自动响警报。” “最后夸夸法院判决!用案例明确了两点,明码标价的电子协议有效,公共资源效率优先,以后谁再霸位,就有法可依了。” 对于充电站超时费的收取标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信源:闪电新闻